“梅韻流芳”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誕辰90周年系列活動新聞發(fā)布會暨啟動儀式,近日在北京京劇院舉行。2024年是京劇藝術大師、梅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也是梅蘭芳先生之子、梅派藝術傳人、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原團長梅葆玖先生誕辰90周年,兩位京劇藝術大師的藝術風范和精神魅力,引發(fā)對梅蘭芳先生、梅葆玖先生強烈的懷念之情。
3月27日至4月6日,“紀梅”巡演首輪將分別在長安大戲院、吉祥大劇院舉行共計10場梅派劇目演出。
8月至10月在北京集中展覽
全國巡演將于3月至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漢、泰州、江蘇以及港澳臺地區(qū)演出近60場梅派劇目,同時邀請?zhí)旖?、上海、湖北、南京等兄弟院團聯(lián)合演出,并得到國家大劇院、長安大戲院、上海天蟾逸夫舞臺、天津濱湖劇院、吉祥大戲院等劇院的大力支持。參加演出的包括梅蘭芳先生弟子范玉媛,梅葆玖先生在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弟子魏海敏、加拿大愛城京劇研習社的嚴慶蘋,北京京劇院梅派再傳弟子張慧芳、胡文閣、張馨月、李紅艷、王怡、竇曉璇、鄭瀟、譚茗心、路潔、白金、劉爍宇、張曉妹等,上海京劇院的史依弘、李國靜、田慧、高紅梅、煉雯晴,上海徐匯燕萍京劇團的周燕萍,天津京劇院的王艷、曹馨月、李珊珊、王藝臻,南京市京劇團的王璨等。
“梅韻霓裳——梅蘭芳先生、梅葆玖先生戲裝巡展”將分別于8月至10月在首都博物館、國家大劇院集中展覽,為期一個半月。此次將公開展出北京京劇院收藏并保存完整的梅蘭芳、梅葆玖兩位先生演出戲裝70余件,涵蓋上世紀30年代至今演出《太真外傳》《四郎探母》《貴妃醉酒》《白蛇傳》《穆桂英掛帥》等經典劇目時所用的戲裝,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京劇梅派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脈絡,極具觀賞性和研究價值。高端論壇板塊,將聯(lián)合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及其下屬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共同開展,并積極邀請文化界、教育界等專家學者及梅派傳人共同參與。論壇將對梅派藝術在傳承、傳播、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特別是當代戲曲人才教育、儲備、培養(yǎng)方面進行多維度的探討,并進行兼具理論性和權威性的總結論述。
胡文閣回憶梅葆玖先生往事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梅葆玖先生弟子、梅派名家胡文閣回憶十年前北京京劇院“雙甲之約”系列活動,“在師父梅葆玖先生的率領下,我們重走梅蘭芳先生藝術之路,從梅先生的故鄉(xiāng)泰州到京劇重鎮(zhèn)天津、國際大都市上海、東方之珠香港、寶島臺灣,以及美國紐約、華盛頓,俄羅斯圣彼得堡,日本東京,我演出了《穆桂英掛帥》和《貴妃醉酒》。10年后,師父也已離開了我們,他自己也成了被紀念的對象?!?/p>
在胡文閣的記憶中,10年前曾經在美國站演出時結識一位老戲迷,在多位戲迷的保管傳承下,梅葆玖先生得以在85年后重見梅蘭芳先生當年赴美演出的《梅蘭芳歌曲譜》。胡文閣表示:“此次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兩代梅先生,不僅要盡心竭力把梅派藝術之美至真至純地展現(xiàn)在海內外觀眾面前,更要傳承他們留下來的寶貴藝術遺產,把握梅派藝術的真諦,發(fā)揚梅派藝術的精神品格,讓梅派精華留在人間、傳于后世?!?/p>
高規(guī)格“紀梅”是歷史責任
《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后排演的第一部新戲,也是他人生中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戲。在“捧印”一場,梅先生成功地將巾幗英雄穆桂英的大將風度演繹得淋漓盡致,被譽為“一個人演滿臺”?;顒蝇F(xiàn)場,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學生趙家玉、巴特爾演唱其中“一家人聞邊報雄心振奮”選段,北京京劇院優(yōu)秀青年演員白金、劉爍宇演唱“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選段,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閣演唱“我不掛帥誰掛帥”選段。
北京京劇院院長秦艷表示,在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高規(guī)格、高標準舉辦“紀梅”系列活動,既是劇院藝術建設生產的頭等大事要事,也是發(fā)展京劇事業(yè)的歷史責任。北京京劇院將通過全體演職人員的付出與實踐,全力展現(xiàn)大師風采、傳承藝術精神、接續(xù)流派發(fā)展、輸出和供給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進而帶動和推動文化自信自強。習梅之藝、紀梅之志、傳梅之魂,繼承前輩大師藝術財富,打造藝術精品、永攀藝術高峰。
文/記者 郭佳
統(tǒng)籌/劉江華
攝影/記者 柴程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