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美國挺民進黨,縱容“臺獨”,帶給臺灣更大風險!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4-01-31 10:17:25

深度分析紅

    作者 周忠菲  

    臺灣地區(qū)選舉已經落下帷幕,賴清德在40%支持率的噓聲中,宣布以不過半的所謂微弱優(yōu)勢勝出,美國在選前選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動作,充分顯示,美國并不掩飾其對民進黨采縱容和支持,甚至公開其挑唆的立場。尤其是蔡英文在2024年元旦講話中,將“九二共識”污蔑為大陸對臺灣的威脅,顯示新舊兩位民進黨主席,在“蔡賴聯手”模式下,已經正式將臺灣,推到事實“臺獨”的前沿。 大陸將臺灣的“雙獨表演”,定性為“雙獨結構”。 大陸對“臺獨”分裂路線,表示絕不容忍。選舉揭曉次日,瑙魯共和國宣布與臺灣的“斷交”,進一步亮明了大陸堅決反獨的立場。島內媒體稱,大陸反擊如此之快,令民進黨當局,措手不及,心有余悸。                    

    美國方面的做法,則是公開進行戰(zhàn)略挑釁,借此擴大美國對這次臺灣地區(qū)選舉的干涉所產生的影響。在民進黨已經不能代表臺灣主流民意的現實目前,繼續(xù)強化美國與民進黨的關系,在中美戰(zhàn)略博弈中,增加美國打“臺獨牌”的分量,增加美國對海峽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影響,以及美國對臺灣社會的影響。美國挺民進黨,縱容“臺獨”勢力,是為了美國利益的最大化,結果是置臺灣于更加不安全的地位。                                  

    一,  美國打臺灣牌,出現挺而走險的征兆。這次選舉,美國與西方一些國家對臺灣“大選”結果的反應很快。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對以低得票率僥幸當選的賴清德,第一時間發(fā)出賀電,美國還派出前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臺,毫不掩飾其支持“臺獨”分裂勢力繼續(xù)執(zhí)政的立場。德國《鏡報》報道,德國出現抽風似的祝賀臺灣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的情況,非常反常。指出這是默克爾政府時期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現象。德國媒體分析,主要背景是德國和歐洲經濟的衰退,造成歐洲政治投機泛濫成災。美國對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的支持與縱容,背景中也有類似這種情況,但美國更加突出,除了實力下降,內部矛盾激化,在對外戰(zhàn)略上的反映,更加尖銳。也傳遞到美國對臺政策。簡而言之 ,美國支持民進黨,介入這次臺灣地區(qū)選舉,是在強烈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背景下,通過打臺灣牌,通過支持“臺獨”勢力上臺,謀求美國利益的最大化。而美國也完全不顧及這樣做,給臺灣帶來的巨大 風險  。                        

    二,  美國利益的最大化,置臺灣于更加不安全的地位。從戰(zhàn)略層次看,美國在問題問題上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加強美國與民進黨的關系,將給臺灣帶來的風險大約有:其一 美國加強對臺海大選的介入,選擇通過加強與民進黨的關系,擴大美國對包括“臺獨”選項在內的,臺灣前途的“話語權。給臺灣前途帶來巨大風險。

    眾所周知,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具有 “務實臺獨工作者”身份。賴清德去年參選期間,在準備訪美時,就大言不慚地宣稱,他要“正大光明地進入白宮”,宣稱這是實現“臺灣事實的獨立。賴清德當選后,美國采取發(fā)賀信,派前政府官員組成代表團訪臺,加大武器售臺等舉措,迎合民進黨執(zhí)政臺灣這一“事實上的獨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就兩岸關系發(fā)表講話,對民進黨給予了實質性的支持(賴清德以40%微弱多數當選,民進黨在臺立法機構是少數,島內政治局勢存在不穩(wěn)定等)。起到了力挺賴清德,給 “事實臺獨”打氣撐腰的作用。同時也擴大了美國對島內政治的話語權(如美國認可的,所謂民主政治下臺灣政黨輪替的中斷,如認可民進黨將執(zhí)政12年,帶來國民黨可能在臺灣成為長期在野黨等風險)。

    其二,美國與民進黨“雙獨模式配合,美臺勾鏈形成的,臺海地區(qū)的“挑釁—反應”模式,得到進一步強化。目的是擴大中國威脅,騙取臺灣民眾的信任。 2022年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警告,硬闖臺灣,中國強烈抵制,進行大規(guī)模軍演,形成了持續(xù)之至今的,中美在臺灣海峽的“挑釁—反應”模式。但中美在海峽的沖突,并沒有達到美國妄圖影響中國發(fā)展的目的。 相反, 中國經濟,軍事實力 持續(xù)穩(wěn)定地增長,美國試圖借挑釁—反應模式美國借挑釁—反應模式“,號令美國盟國進行 “站隊”的戰(zhàn)略意圖,未能成功。加上俄烏戰(zhàn)爭,巴以沖突的影響,美國擔心觀望情緒的蔓延,將動搖海峽周邊地區(qū)與國家對美國的信任。臺灣地區(qū)選舉提供了一個增強美國影響力的機會。想賴清德當選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不僅發(fā)賀信,還重申美國將以“臺灣關系法”和“六項保證”為依據,繼續(xù)向臺灣提供安全保證,加緊向臺灣出售武器。這些舉動,起到了強化美國一手制造的,“挑釁-反應”模式的作用的,加大了兩岸對立,帶來地區(qū)不穩(wěn)定風險的升高。 如今年一月大選時,臺“中研院”歐美研究所一項調研顯示,根據他們去年執(zhí)行項的“美臺中關系重點研究計劃”,他們宣稱,民調顯示,83%民眾,認為中國大陸對臺威脅近年來加劇,此外,有56%的人認為美國不講信用。《紐約時報》在大選后的報導指出,臺灣社會內部對于美國是否擁有足夠實力或興趣介入臺海沖突的擔憂,逐漸加劇,形成“疑美論”。認為海峽周邊一旦出現對美國的不信任氛圍,可能危及美國的安全利益。                      

     其三,打著支持臺灣所謂民主自由的旗號,挑唆民進黨“以武謀獨”,將中國描述為地區(qū)安全的威脅。由于這方面論述很多,這里從簡。

   四,結語

     美國亞太戰(zhàn)略的目的,就是張揚美國的軍事霸權,增加美國的軍事存在。美國對華政策,對臺政策,服從于此目標。民進黨持有臺獨黨綱。臺獨的本質就是制造地區(qū)動蕩,不放棄以武謀獨,以滿足美國的戰(zhàn)略需求。因此,雙方互有需求,一拍即合。付出的代價就是給臺灣海峽帶來戰(zhàn)爭風險。美國對“臺獨”的縱容,美國打臺灣牌的貪得無厭,為追求美國利益的最大化,美國已經成為地區(qū)不穩(wěn)定的制造者。對美國對臺政策的這種傾向,必須高度警惕,民進黨臺獨勢力執(zhí)政臺灣,加劇了這一危險。在看到海峽風險增加的同時,也要加上一句,兩岸人民追求和平的信心,永遠不會動搖。中國和平統一的事業(yè),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 (作者為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