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海觀潮】臺灣“四項公投”何以全軍覆沒?!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評論 > 臺海觀潮      2021-12-20 13:50:24


163891693069326_P14718877副本


    12月18日,島內(nèi)喧囂已久的“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重啟核四”和“珍愛藻礁”四項“公投”終于落下帷幕,出人意料的是,四項“公投”全軍覆沒,沒有一項獲得通過,與先前的民調(diào)大相徑庭,令人唏噓。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結果,似有以下幾點原因:

  民進黨開動機器全力阻撓。這次的四項“公投”,應該說都是民生議題,放手讓民眾自行表達意愿即可,可是民進黨當局出于政治利益考量,硬是將一場普通議題的“公投”,操弄成藍綠兩大陣營的政治對決,將之視為是2022年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的前哨戰(zhàn),對之高度重視,傾全黨之力全力阻止,頭面人物、相關部門負責人親自出馬進行宣導,蔡英文將“反萊豬”與“反美”相聯(lián)系,民進黨當局威脅民眾“反萊豬”就是反美,將影響美臺關系,潛臺詞是會失去美國的保護,甚至散布“反萊豬將被世貿(mào)組織罰款”的虛假新聞;阻撓民眾對“反萊豬”投下贊成票,呼吁民眾同意進口不符合大多數(shù)國家衛(wèi)生標準的美國瘦肉精豬肉,借此帶風向,操弄“公投”,使形勢發(fā)展朝向有利于民進黨的方向發(fā)展。

    更有甚者,其不惜違規(guī)動員大量行政資源、濫用公幣,強力介入,蔡英文黨政不分,公然要求所有黨公職進行“責任區(qū)”劃分,全力動員力阻四項公投過關,并納入未來選舉提名考核范圍。民進黨中央黨部發(fā)函各縣市黨部,公布黨公職辦理相關“反公投”活動的補助標準:每場說明會100人以上,補助5000元新臺幣,200人以上補助1萬元;在戶外懸掛廣告牌,每個最高補助2.5萬元;刊登電子廣告牌,每面每月最高補助5000元,據(jù)臺北市長柯文哲發(fā)文揭露,民進黨花了5800萬新臺幣進行宣傳、用仇恨強力動員,最終使得“不同意”票均突破400萬張、且多于“同意”票,與公投前的民調(diào)大相徑庭,完全是赤裸裸的,以其政治資源、以金錢介入,所謂的公投完全變了調(diào)。

    在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下,“公投”成了政治工具,被搞成了兩大黨的政治對決,民進黨視之為是對其執(zhí)政地位的挑戰(zhàn),蔡英文等頭面人物更將之視為是對其個人政治權威的削弱,強力動員,黨政一齊上,強力阻止,將之視為是對國民黨的強力打壓,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對于島內(nèi)政黨的惡斗,諸多民眾已是見怪不怪,沒了感覺,無論如何動員,也挑不起他們的興趣,正因如此,島內(nèi)的中間選民數(shù)在不斷增加,在這次公投上,他們很清楚只是政黨、政客們的政治游戲,既使公投過關,也不會改變什么,還不如自己干點自己的事,所以雖經(jīng)兩大黨強力動員,也沒能激起他們出來投票的興趣,加之偏藍的民眾,遠沒有偏綠民眾激進、有激情,投票日天氣不佳,寒流來襲,所以,投票率低,同意票不及反對票,與先前的民調(diào)不相一致。也因如此,公投結果出來后,飽受批評,“公投”已經(jīng)被搞成“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投票,連“萊豬”都不拒絕,直是匪夷所思,痛批臺灣的“民主”就是笑話,在民進黨的治理下,已經(jīng)沒有是非可言。

  美國的態(tài)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次“公投”上,民進黨當局和美方是一唱一和、遙相呼應,蔡英文等將“反萊豬”與反美等同起來,極盡威脅之能事,美方積極配合,公然威脅“反萊豬”公投過關,會影響美對臺關,使美不得不考慮降低對臺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CPTPP)的支持,就在投票前的12月16日的敏感時候,美前國務院經(jīng)濟商務首席副助卿唐偉康(Kurt Tong)明確表示,如果“公投”結果阻止美國萊豬出口臺灣,那么這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將被視為對科學合理政策的“負面逆轉”,是政治化過程,這將影響臺灣作為貿(mào)易伙伴的形象,或削弱其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CPTPP)的候選資格,也可能使深化“美臺經(jīng)濟關系”的努力受挫。赤裸裸的的威脅,對“公投”的影響不容低估。島內(nèi)網(wǎng)民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終于露出馬腳,開始威脅了?!?/p>

  當然,這次“公投”結果,看似民進黨獲得成功,國民黨遭受嚴重挫敗,但應看到,這并非臺灣的真實民意,對民進黨并非完全是好事,對國民黨也非完全是壞事,其讓人們進一步看到民進黨的丑惡嘴臉,看到其所謂民主的虛偽性,也讓國民黨看到自身的不足,如果能夠迅速警覺起來,努力加以改進,在接下來的縣市選舉中,還是應該有改變頹勢空間的。(楊澤軍: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