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4年春運大幕開啟 “流動的中國”活力澎湃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4-01-26 16:54:09

春運首日北京西站列車(中國鐵路北京局供圖)

春運首日北京西站列車(中國鐵路北京局供圖)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2024年春運從1月26日開始,至3月5日結束,共40天。根據交通運輸部此前發(fā)布的數據,今年春運期間全國跨區(qū)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有望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春運,是續(xù)接百業(yè)振興之勢的起點。90億人次的穿梭往返,呈現的是一個生機勃勃、擁有旺盛活力的中國。

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4.8億人次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4年春運今日正式啟動,自1月26日至3月5日,為期40天,全國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4.8億人次,日均1200萬人次,同比2023年春運增長37.9%。1月26日春運首日全國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1060萬人次。

春運首日沈陽鐵路局動車段長春動車所(中國鐵路沈陽局供圖)

春運首日沈陽鐵路局動車段長春動車所(中國鐵路沈陽局供圖)

按照火車票提前15天發(fā)售的安排,1月26日,2024年除夕(2月9日)的火車票正式開售;1月27日,旅客可購買正月初一(2月10日)的火車票。

返程方面,2月2日,旅客可購買正月初七(2月16日)的火車票;2月3日,旅客可購買正月初八(2月17日)的火車票。

據鐵路部門統(tǒng)計,自1月12日鐵路春運售票啟動以來,至23日已累計發(fā)售火車票1.9億張,其中春運期間車票6108萬張、同比增長159%。鐵路12306單日最高售票量1893.7萬張、單日最高訪問量達629.2億次。

鐵路部門稱,2024年鐵路春運旅客購票出行需求旺盛。從目前預售情況看,2月3日至6日,深圳至貴陽、深圳至南寧、深圳至武漢、深圳至重慶、廣州至重慶、廣州至貴陽、廣州至武漢、北京至哈爾濱等方向的車票較為緊張。

民航旅客將達8000萬人次

民航客運量同樣迎來大幅增長,預計春運期間民航日均發(fā)送旅客200萬人次,客運量將達到8000萬人次,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

兩架C919國產大飛機合影。東航供圖

兩架C919國產大飛機合影。東航供圖

記者從東航方面獲悉,在1月26日至3月5日的40天春運期間,東航計劃投入客運飛機783架,總飛行小時預計超33萬小時,旗下的全部4架C919國產大飛機迎來春運“首秀”,在京滬、滬蓉航線執(zhí)飛;為全力服務旅客航空出行需求,東航將投優(yōu)投足運力,積極提高飛機利用率,計劃春運期間每天執(zhí)行客運航班3280班,同比增42%。

此外,為滿足旅客的出行與返鄉(xiāng)需求,國航春運期間加大航班密度。計劃安排航班67691班次,日均1693班次,較2019年增長32%,較2023年增長40.6%。

春運80%的人選擇自駕出行

今年的春運,最受青睞的出行方式不是鐵路,不是民航,而是自駕。

交通部門預計,今年春運自駕出行的客流大概有72億人次。在自駕出行方面,將會出現超大流量、跨省出行特征比較突出、自駕出行成為絕對主體、持續(xù)時間會比較長、高峰時段路網承壓較重等現象。

資料圖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資料圖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自駕出行成為春運出行的絕對主流,原因何在?

首先,今年春運期間,交通部門將繼續(xù)實施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時間從2月9日(除夕)00:0到2月17日(正月初八)24:00,共9天,開車出行的費用將更少。

其次,隨著導航技術的成熟發(fā)展,也為自駕出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第三,隨著高速路沿途充電設施普及加密,讓新能源車走得更遠成為可能。

安全保障史上最“火”春運

春運首日北京南站(中國鐵路北京局供圖)

春運首日北京南站(中國鐵路北京局供圖)

全面加強春運期間服務保障能力。立足極端條件、極限場景,加強對于惡劣天氣、突發(fā)事件、意外情況的應對能力。根據公、鐵、水、航各種運輸方式的實際特點和規(guī)模預測情況,積極響應自駕出行快速增長的整體趨勢,對可能出現的道路車流量暴增做好充分準備,強化運力統(tǒng)籌和動態(tài)調整,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間相互支撐轉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及時回家。

其次,強化出行需求引導。針對高峰時段、重要線路、熱門景點以及易擁堵路段、客運樞紐、收費站等重要節(jié)點,利用各種渠道將擁堵情況和突發(fā)狀況告知旅客,做到充分溝通、提前紓解。

同時,加強分類施策。精準響應探親、旅游、務工等多元化出行目的和各類出行方式的具體需求,通過跨區(qū)域、跨領域的協(xié)調統(tǒng)籌,改善門到門全程出行體驗,讓春運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綜合自中新網、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網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 中瑙復交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中瑙復交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新華社記者伍岳 1月24日,中國同瑙魯簽署關于恢復...
  •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必將更加牢固

    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必將更加牢固,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預、爭取國家統(tǒng)一的正...
  • 信心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

    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2%、新產業(yè)快速增長、糧食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2023...
  • 強大的思想武器 科學的行動指南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黨中央召開全國宣傳思想文...
  • 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抉擇

    1月15日,瑙魯政府發(fā)表聲明,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愿同中國復交。中方...
大陸新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