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12月27日電 題:電視劇《繁花》的“不響”與“響”
中新網(wǎng)記者 王笈
“獨上閣樓,最好是夜里。”小說《繁花》的開篇,上海作家金宇澄借王家衛(wèi)電影《阿飛正傳》的結(jié)尾展開敘事,以滿紙滬語鋪陳了一幅橫跨近40年的滬上“清明上河圖”。小說發(fā)表十余年后,導演王家衛(wèi)借金宇澄小說《繁花》“打開”阿寶的世界,讓這個故事在光影中有了新的生命。
電視劇《繁花》劇照。(圖片來源:劇集《繁花》官方微博)
12月27日晚,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以普通話和滬語兩個版本同步開播。該劇改編自金宇澄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聚焦于20世紀90年代初,講述了以阿寶為代表的一群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抓住機遇、施展才華,憑借迎難而上的勇氣、腳踏實地的魄力不斷成長的故事。
出生于上海的王家衛(wèi),1963年跟隨父母去了香港,對上海有著很深的情結(jié)。如何下手改編原著?他坦言,起初簡直是千頭萬緒,“《繁花》這本書一共有31章,沒有連貫的故事,表面是飲食男女,里面是山河歲月、時代變遷?!?/p>
電視劇《繁花》劇照。(圖片來源:劇集《繁花》官方微博)
最終,原著中的一千多處“不響”,成了王家衛(wèi)的改編“密碼”。在王家衛(wèi)看來,“不響”不代表沉默,而是一種留白。“凡是我不想講的、不能講的,(或是)講了為難自己、為難別人的,‘不響’。這也是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態(tài)度,我只講我能講的、我想講的、我講得好的。”
在電視劇《繁花》中,王家衛(wèi)針對一些“不響”,給出了自己解讀下的“補白”。“是什么讓阿寶成為寶總,一夜之間成為時代弄潮兒?書里沒有提過,我們可以補白,(與原著)相輔相成。我們沒有能力還原足本的《繁花》,但是可以給出一個在原著里看不到的上海阿寶?!?/p>
電視劇《繁花》劇照。(圖片來源:劇集《繁花》官方微博)
滬語版和普通話版“齊頭并進”,則讓電視劇《繁花》的“回聲”更“響”。在金宇澄看來,方言是最能代表地域的一種滋味。
劇中飾演阿寶的演員胡歌感慨,用上海話呈現(xiàn)《繁花》,會有一種古典的味道。演員陳龍(飾演陶陶)認為,該劇更大的意義是帶著觀眾一起尋找回憶,“我們堅持用滬語來演,因為這是發(fā)生在上海的故事,也是為了讓滬語更好地傳承下去?!?/p>
電視劇《繁花》劇照。(圖片來源:劇集《繁花》官方微博)
不過,王家衛(wèi)也指出,電視劇《繁花》的解讀只是他的“一家之言”,“這個劇只是‘蛋糕’中的一塊,如果是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看了之后意猶未盡,我建議去看一看原著?!?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