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普洱12月1日電 題:彈吉他的拉祜族父女:唱快樂的歌 促家鄉(xiāng)發(fā)展
作者 劉玥晴 黃興鴻
在中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有一群多才多藝的拉祜族人,他們不僅會吹蘆笙、彈響篾、跳蘆笙舞和擺舞,吉他彈唱也十分拿手;他們的愿望是繼承傳統(tǒng),被全國乃至世界聽到。
日前,中新社記者探訪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在這個拉祜族村寨,見到了這群能歌善舞、樂觀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
20世紀50年代,曾有一部講述拉祜族故事的電影《蘆笙戀歌》熱映,插曲《婚誓》傳唱度極高。老達保大舞臺的演出中,熟悉的旋律響起,臺下掌聲一片。
吹蘆笙、跳蘆笙舞是拉祜男子的“必修課”。如今61歲的村民李石開12歲時學吹蘆笙,拜了4位師父進修蘆笙舞,18歲便成為當?shù)啬贻p一代的“蘆笙王子”。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拉祜族蘆笙舞傳承人,教村民們吹蘆笙、跳蘆笙舞逐漸成為李石開生活的一部分。在其號召和指導下,村中男子幾乎都會跳蘆笙舞。此外,逾120位村民會彈吉他,也緣于他。
1984年,李石開到離家30余公里外的地方學拉祜文字,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來自西方的樂器——吉他。
“吉他聲音非常動聽,我當即決定買一把。”李石開告訴記者,回家與妻子商量后,他賣了家里的一頭豬,到縣城花50元(人民幣)買了一把吉他,學了7天,就掌握彈奏基礎(chǔ)。天賦加之勤奮,日后,他的吉他技術(shù)愈發(fā)嫻熟。
受李石開影響,他的3個孩子也喜歡吉他?!艾F(xiàn)在彈得都比我好。”他笑言。
大女兒李娜倮13歲學吉他,16歲開始創(chuàng)作歌曲,原創(chuàng)作品逾40首,其中《快樂拉祜》等作品在當?shù)貜V為流傳。
李石開也教鄰居彈吉他。越來越多熱愛音樂的拉祜族村民“玩”起了吉他,成為老達保獨特的風景。
他們渴望將拉祜族風采展示到更多地方、展示給更多人。
老達保村民藝術(shù)團已多次受邀赴國內(nèi)外演出。令李石開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第一次去北京,“親眼看到長城、故宮、天安門這些以前只在電視里見過的地方,特別激動”。
李石開指著村路旁的紫荊花介紹,到香港演出期間,發(fā)現(xiàn)紫荊花非常漂亮,遂引苗種植。在紫荊花的點綴下,村寨更顯生機。
2013年,瀾滄老達??鞓防镅菟囉邢薰境闪?。如今,200多名村民加入,還可分享演出帶來的收益。10年來,他們在村內(nèi)表演近千場,為家鄉(xiāng)吸引人氣,帶動當?shù)芈糜巍?/p>
做好民族文化傳承之余,李娜倮期待更多人了解拉祜族的習俗和風貌,“希望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拉祜族快樂的歌”。(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