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今天還是在古代,黃金始終都是貴重金屬,1000兩黃金更是一筆數目不小的財富,咱們多數人一輩子都未必掙得到。所以,在網劇《田耕紀》中,當女主角誤入古代農村,拿到“掙夠1000兩黃金”這個游戲任務以后,她只能開足馬力去掙錢,又是種田,又是采藥,又是開發(fā)蒜香花生,不斷地嘗試新渠道,解決新問題,可是距離目標總是差著一步……
今天我們不妨借《田耕紀》進入歷史,聊聊古代中國的黃金價值,看看古代平民的真實生活。
壹
金銀比價不斷變動,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區(qū)域都不一樣
先看第一集,女主角連蔓兒得知自己必須掙夠1000兩黃金,便自言自語地算了筆賬:1000兩黃金等于10000兩白銀,1兩白銀等于1000文銅錢,所以1000兩黃金就是1000萬文銅錢,按1文銅錢等于1元來算,那就是1000萬元!
很明顯,連蔓兒認為黃金和白銀的比價是1比10,白銀和銅錢的比價是1比1000,1兩黃金能換10兩白銀,而1兩白銀能換1000文銅錢。古代中國真有這樣的比價標準嗎?沒有,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因為金銀價格是不斷變動的,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區(qū)域都不一樣。
網上說《田耕紀》是以宋朝田園生活為背景,那么宋朝的1兩黃金能換多少白銀或銅錢呢?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江西官員向朝廷奏報金銀價格:“金上等舊估兩十千,今請估八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8)過去上等黃金1兩兌換10000文銅錢,而江西官員希望1兩黃金只換8000文銅錢。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對大臣說:“銀兩八百,金五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85)1兩白銀只能換800文銅錢,1兩黃金則換5000文。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某地方官向朝廷奏報山東登州蓬萊縣的黃金價格:“上等每兩支錢五千,次等四千五百。”(《宋會要輯稿》食貨34之14)上等黃金1兩能換銅錢5000文,次等黃金1兩只能換4500文。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圍困北宋首都開封,要求大宋皇帝拿金銀換和平,于是市面上的黃金和白銀都漲價了,“金每兩價錢二十貫,銀每兩一貫五百文。”(《三朝北盟會編》卷32)黃金1兩換銅錢2萬文,白銀1兩換銅錢1500文。
靖康元年臘月,因為金兵索要更多的金銀,開封城中的黃金和白銀價格暴漲,“金一兩準三十二千,銀一兩準二千三百?!秉S金1兩換銅錢3.2萬文,白銀1兩換銅錢2300文。
所以您看,北宋短短100多年時間,黃金1兩從幾千文到幾萬文不等,白銀1兩從幾百文到幾千文不等,漲跌幅度極大。至于黃金和白銀的比價,宋朝政府從未規(guī)定過1兩黃金等于10兩白銀,市面上的金銀比價也從來沒有遵循過這樣的標準。
貳
金銀比價不固定,連銅錢也不固定
明朝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懂經濟規(guī)律,更不懂貨幣規(guī)律,誤以為朝廷只要強行規(guī)定一個金銀比價,民間就會遵循,市場就會穩(wěn)定。他倒是規(guī)定過1兩白銀等于1000文銅錢,但也沒有規(guī)定1兩黃金等于10兩白銀。為啥?因為到了明朝,黃金和白銀的比價更加起伏不定。
明朝前期1兩黃金至少能兌換15兩白銀,而在明朝后期,因為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墨西哥的銀礦被歐洲殖民者開采出來,美洲白銀被歐洲商人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購買商品、兌換黃金,于是中國的黃金相對減少,白銀相對增加,短時間內白銀暴跌而黃金暴漲,金銀比價一度漲到1比30,即1兩黃金能換30兩白銀。
除了金銀比價不固定以外,連銅錢也不固定。單是以明朝前期為例,朱元璋先是禁止銅錢流通,強制發(fā)行紙幣“大明寶鈔”,然后又因為瘋狂印錢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大明寶鈔在民間徹底淪為廢紙。紙幣不行了,銅錢光明正大重新登臺,可是明朝鑄造的銅錢參差不齊,竟然做不到全國通行。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在位期間,北京城里主要流通一種名為“黃錢”的銅錢,700文黃錢能兌換1兩白銀;河南和山東主要流通一種名為“皮錢”的銅錢,1100文皮錢才能換1兩白銀(參見《欽定續(xù)文獻通考》卷11)。
從明朝后期開始,中國進入了銀本位的時代,賦稅征收和財政結算均以白銀為標準,民間大額交易也開始廣泛使用白銀。但是明朝以前,在漢朝、唐朝、宋朝、元朝這些朝代,銅錢才是主流貨幣,白銀和黃金在日常交易中極少使用,如果有人攜帶白銀出門,通常要兌換成銅錢才能花得掉。所以在北宋首都開封和南宋實際上的首都杭州,都存在著大量的“金銀鋪”,這些鋪子可不是首飾店,而是讓人們把金銀兌換成銅錢的錢莊。至于南宋前期,宋高宗和宋孝宗在位時,江南地區(qū)還一度禁止使用金銀,連銅錢都一并禁止,只允許百姓使用朝廷發(fā)行的紙幣“會子”。
叁
宋朝銀錠不是小元寶,是扁扁的長方體
當然,宋朝肯定是有白銀的,少數大額交易也可能用到白銀,《宋史》中就有北宋大臣斥資幾千兩白銀買豪宅的記載。不過由于白銀在宋朝并非基準貨幣,交易中的使用率極低,所以宋朝還沒有出現明朝和清朝那樣的碎銀子,而是以銀錠的形式出現。宋朝銀錠長什么樣子呢?一般是扁扁的長方體,一頭略寬,一頭略窄,造型很像大臣上朝用的笏板。按南宋數學教材《乘除通變算法》和元朝學術著作《通鑒釋文辯誤》的記載,宋朝銀錠分為大、中、小三種,大銀錠重50兩,中銀錠重23兩,小銀錠重12兩。
元朝建立后,造型像小船的元寶形銀錠才出現,大小和重量差異很大。按《南村輟耕錄》記載,僅僅是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皇帝賞賜給大臣的銀元寶就有50兩、49兩、48兩、45兩等區(qū)別。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對《田耕紀》里出現的貨幣場景作出如下評價:
第一,女主角認為1兩黃金等于10兩白銀,1兩白銀等于1000文銅錢,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中國歷史上沒有這樣固定的比價標準。
第二,假如《田耕紀》的時代背景確實是宋朝,那么劇中多處使用白銀作為貨幣的情節(jié)也違背歷史,因為宋朝以銅錢為基準貨幣,南宋前期則強制流通紙幣,白銀直到明朝后期才成為真正流通的貨幣。
第三,假如《田耕紀》的時代背景是宋朝,那么劇中女主劇連蔓兒和男主角沈諾靠代寫書信掙到一堆碎銀子的情節(jié)也違背歷史,因為宋朝人即使在大額交易中使用白銀,用的也是形如笏板的銀錠,而不是造型不固定的碎銀子。
肆
宋朝沒有花生,明朝才進入中國
好,咱們接著往下聊。
本文開頭提到,女主角連蔓兒為了掙到1000兩黃金,曾經開發(fā)蒜香花生。實在講,這樣的情節(jié)也不可能出現在宋朝,因為宋朝還沒有花生。
目前國際生物學界和農學史領域的主流意見認為,花生的原產地在南美洲,準確說是在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拉圭一帶,至少從4000年前起,那里的美洲人就把長長的藤蔓類野生花生馴化成了個頭矮小但籽粒飽滿的栽培花生。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fā)現以后,南美洲的花生被殖民者引種到歐洲、非洲和亞洲。
個別學者認為中國也是花生的原產地,論據是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和江西修水山背遺址都出土了花生的植物籽粒。然而經過中科院植物種子室的鑒定,這兩處遺址出土的所謂花生籽粒要么因為過于殘損而無法鑒定,要么被鑒定為“疑似花生”。所以這個論據是站不住腳的。近年來還有學者從云南發(fā)現野生花生,但是基因測序表明,那些野生花生跟栽培花生并沒有遺傳關系。換句話說,即使咱們中國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野生花生,也不能證明中國先民馴化了野生花生。
還有一條文獻上的依據,出自唐人筆記《酉陽雜俎》:“形如香芋,蔓生,藝者架小棚使蔓之,花開亦落土結子如香芋,亦名花生?!焙苊黠@,這種別名“花生”的植物是藤蔓植物,種植者要像種豆角一樣給它搭棚搭架子,它也不是真正的花生。實際上,古代中國出現過太多與今天同名的飲食和作物,但大多是同名而異物。例如唐詩宋詞里都有“白酒”,但當時的酒水釀造文獻可以證明,當時的白酒絕對不是今天我們通常指代的蒸餾酒,而是由于酒曲相對干凈而釀造出的乳白色低度酒。唐詩宋詞里也有“玉米”,但絕對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玉米棒子,而是指碾磨精細、潔白如玉的高檔大米。
既然中國不是花生的原產地,那么花生是怎么來到中國的呢?必須等到明朝,等到16世紀上半葉,花生被歐洲殖民者引進到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這種耐旱又高產的作物很快被中國的海商注意到,進而被引進到福建和廣東。隨后幾百年里,花生陸續(xù)向北傳播,從福建沿海路傳到山東,從廣東沿陸路傳到中原。
明朝后期,一個名叫宋詡的文人出版《竹嶼山房雜部》一書,在其第五卷《佳蔬糝》和第六卷《收藏制》里都提到了花生。明朝崇禎年間,一個名叫方以智的文人出版《物理小識》,則提到花生的別名和炒制方法。這兩部文獻里描寫的花生才是真正的花生。
所以,如果《田耕紀》把時代背景放在宋朝,那么女主角將蒜香花生作為賺錢手段也不可行。
伍
《田耕紀》女主角,想掙到1000兩黃金,難之又難
做蒜香需要大蒜,宋朝大蒜倒是有的,而且宋朝人也確實會用大蒜來腌菜。南宋食譜《浦江吳氏中饋錄》載有“蒜瓜”“蒜冬瓜”“蒜茄子”的做法,分別是用大蒜來腌漬黃瓜片、冬瓜片和茄子片,腌制方法均為將大蒜拍碎、搗泥,與待腌制的食材拌勻,撒上鹽,澆上醋,封缸貯藏。為了防止食材被霉菌污染,拌蒜之前還要提前用滾水把食材焯一下。
假設《田耕紀》把時代背景放在明朝后期,蒜香花生就毫不違和了,可是連蔓兒靠這款美食能掙到1000兩黃金嗎?很難很難。
明朝萬歷年間,宰相張居正在一道奏章里提到當時江南農民家產情形:“中產之家,不過蓄錢一二千,銀十數兩?!?《皇明圣政條編》)中等人家的資產只有一兩千文銅錢、十幾兩銀子。
文人雅士掙錢比農民容易得多,但也不能輕松致富。我查過明朝畫家徐渭的年譜,萬歷五年(1577年)他為大官王世貞臨摹《千巖競秀圖》,報酬只有銅錢300文,折合白銀還不到1兩。而明末畫家楊白眉的收入更低,別人讓他畫一幅驢,他的要價只是一斤驢肉而已。另一位畫家仇英的名氣很大,按明人筆記《蕉窗九錄》記載,仇英一幅山水畫的最高售價是500兩銀子,按當時金銀比價來算,也只能折合黃金20多兩。
《三言二拍》里有明朝商人施復靠開織布作坊發(fā)財的故事,原文說“不上十年,就長有數千金家事”,這里的數千金可不是幾千兩黃金,而是幾千兩銀子,折合黃金最多一二百兩。在小說情節(jié)里,施復運氣超好,屢發(fā)橫財,可是為了幾千兩銀子,他仍然要用將近10年的運營和努力才能掙到。
歷朝歷代都有超級有錢的富商巨賈,他們當然有可能掙到千兩黃金或者更多的財富,可惜這些人在比例上少之又少,他們的能力和機遇也不太可能被普通商販復制。所以,《田耕紀》女主角有沒有可能掙到1000兩黃金?有。達到這個目標難不難?難之又難。
最后我們再給這部劇挑個小毛病——劇中屢次讓連蔓兒說“一千金”,以此指代1000兩黃金。實際上,當古代中國人說“百金”“千金”“萬金”時,指的都不會是黃金,而是銅錢或白銀。例如北宋文人龔鼎臣在《東原錄》里就寫過:“世俗謂,一錢為一金,百金為一鐶。”當時“一金”只是1文錢,“百金”只是100文。
文并供圖/李開周
來源:北京青年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