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9月26日電 (王笈)上海博物館26日舉辦張宗憲文物捐贈儀式,著名收藏家張宗憲此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銅胎掐絲琺瑯器32套共46件。
9月26日,上海博物館舉辦張宗憲文物捐贈儀式。上海博物館 供圖
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是金屬胎琺瑯器的兩大品類之一,其制法是將各色琺瑯料填施于用銅絲盤出的花紋框格內(nèi),再焊接在銅質(zhì)胎體上,經(jīng)焙燒、打磨、鍍金等工序成器。掐絲琺瑯器制作工藝復雜,成本高昂,在古代主要由宮廷制作和組織生產(chǎn),供皇室享用。
清乾隆掐絲琺瑯八吉祥碗。上海博物館 供圖
張宗憲是當今世界上收藏明清宮廷掐絲琺瑯器的重要私人藏家,祖父張楫如是江南竹刻名家,父親張仲英經(jīng)營“聚珍齋”,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的古玩商號。張宗憲自20世紀50年代在香港創(chuàng)辦“永元行”以來,以其傳奇經(jīng)歷成為當代極具影響力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
明初掐絲琺瑯觚。上海博物館 供圖
此次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這批琺瑯器,不乏可供多角度研究、展覽的精品佳作。其中包括明早期掐絲琺瑯觚一件,為仿青銅觚造型,花形飽滿,胎體厚重,釉質(zhì)純正,具有早期掐絲琺瑯器的特色;清乾隆掐絲琺瑯蝴蝶紋屏風一對,掐絲均勻流暢,釉質(zhì)純凈,紋飾秀雅脫俗,為乾隆時期琺瑯器的典型作品;另有一對體量碩大的清乾隆掐絲琺瑯花鳥紋象足熏爐,紋飾與宮廷器物相異,具有地方特色,為揚州制品,是目前所知的存世掐絲琺瑯熏爐中最大的一對,頗為珍貴。
清乾隆掐絲琺瑯蝴蝶紋屏風一對。上海博物館 供圖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張宗憲長期關心博物館的發(fā)展,此次慨然捐贈的琺瑯器珍品,既是這種深厚情誼的見證,也極大地支持和充實了上海博物館的館藏與展陳。未來,這批琺瑯器將在上海博物館得到良好的保護、研究,并在展陳中綻放異彩。(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