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積電招募政治博士透露出的困境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社會萬象      2022-02-18 15:11:02

臺積電1

臺積電新竹總部。(中評社 資料照)

臺積電近期在linkedin.com釋出招募政經或國際關系等領域博士職缺,研究中美及兩岸關系,提供公司內部政經相關分析與資料,引發(fā)高度關注,不少臺灣政治博士沖著臺積電超高薪資,爭相投遞履歷。在中美對抗下,芯片成為戰(zhàn)略物資,先進制程的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卷入地緣政治風暴,使臺積電這一則招募訊息成熱點話題。

中美對抗升高后,美國、日本、德國都爭相邀請臺積電設廠,美國、日本廠均已拍板啟動。臺海情勢日益緊張,讓各國各地對芯片供應重度依賴臺灣升高危機感,除了加大爭取臺積電的動作,也紛紛決定自建芯片供應鏈。英特爾(Intel)執(zhí)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日前即公開呼吁美國和歐洲盡力恢復芯片制造,并點出產業(yè)需要政府的資金,以解決產能過度集中于亞洲的問題。

歐美對于自建芯片供應鏈動作愈來愈大。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曾透露,美國可能另外新建六、七家半導體工廠,協(xié)助解決全球芯片短缺問題,讓美國不致于僅仰賴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歐盟已有具體行動,2月初公布430億歐元芯片法案,鼓勵業(yè)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芯片自制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芯片的依賴。

對于歐美爭相開設芯片生產線,91歲的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曾警告,各國各地自產半導體只會讓成本飆升、技術成長放緩,結果仍將會是無法充分自給自足和成本高昂的供應鏈。不過,臺積電擋不住各方壓力,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與日本也樂見臺積電赴海外設廠。當然更擋不住歐美狂蓋半導體工廠可能對臺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威脅。當歐美開始加快速度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臺積電能否永遠保持領先地位很難說。如果臺積電的優(yōu)勢沒了,臺灣在科技產業(yè)的優(yōu)勢也結束了。

臺積電被復雜的地緣政治包夾隱藏了多少無奈,但也無可奈何,只能盡量各方討好。

此外還有美國對中國大陸高科技的圍堵,臺積電在美國要求下不再接華為先進制程芯片訂單,不再向華為供貨。以及美國商務部去年以解決芯片短缺為理由,要求臺積電在內的全球各大半導體供貨商提交“信息請求書”。臺積電在兩岸都有工廠,都有業(yè)務,如今卻動輒得咎,即使再小心,都無法置身事外。

民進黨當局站隊美國,加劇兩岸動蕩,臺積電站在風口浪尖,隱含著被犧牲的危機。不論是盡量做到面面俱到,還是延攬政治博士研究如何在地緣政治風暴中生存發(fā)展,臺積電的困境也反應出臺灣企業(yè)的困境。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