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陳時中政治生命的最后賭注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鏈接      2022-05-11 10:50:48

    島內新冠疫情每日確診本土案例數持續(xù)上升,10日新增50780個本土案例及48個境外移入案例,新增12例死亡,單日確診數已連續(xù)4天飆破4萬,英國《每日電訊報》發(fā)表“臺灣因其黃金標準的防疫戰(zhàn)略享譽世界,如今面臨染疫死亡率恐飆升”的評論,警告臺灣因解封太快,臺當局未超前部署,也未能及時向民眾倡導,恐在夏季前造成前所未有的死亡率。其實《中國時報》社論早在4月19日就提出警示,在“與病毒共存”前,要提高老人疫苗覆蓋率、儲備充裕治療藥物并完善醫(yī)療系統(tǒng)的準備,否則將造成死亡率飆升問題。遺憾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現在連英國媒體都替臺灣擔心。

  失序的與病毒共存

  新冠疫情死亡率問題,決定于3個因素:執(zhí)政當局政策是否完善、民眾是否配合及醫(yī)療體系的應變能力。島內前兩點都不會是問題,臺灣民眾素質高,樂于配合當局,只要臺“疫情指揮中心”講清楚人民應當如何做,人民大致都會配合,而臺灣醫(yī)療體系應該可以應付裕如。

  但事實并非如此,疫情飆升后,民眾失序,醫(yī)療體系也出現嚴重問題,目前還在疫情周期初期階段,臺大醫(yī)院企業(yè)工會已發(fā)出“失守”的求救信,北市聯醫(yī)工會也呼喊“我們擋不住了”,臺北市立聯合醫(yī)院胸腔科醫(yī)師蘇一峰表示,北臺灣醫(yī)療量能已達極限,瀕臨崩潰邊緣。臺“疫情指揮中心”認為這些都只是部分的意見,但現場醫(yī)護人員的擔憂是真實的存在,不會因為臺當局的否認而消失。

  綜合醫(yī)護人員提出的問題,主要是病人大量涌入,加上醫(yī)護人員紛紛因確診而退出戰(zhàn)場,人手極度欠缺。以臺大醫(yī)院急診室為例,超過10名醫(yī)護人員確診,來診量卻是平時的2倍以上,讓現場難以承擔。由于臺當局規(guī)劃與倡導不足,未能做好分流工作,無論做PCR、一般病患或無須緊急治療的無癥狀、輕癥患者通通擠到急診處,所謂降載、紓解急診壅塞根本只是口號。

  防疫是公衛(wèi)議題,也是科學問題,疫情的發(fā)展有因果與邏輯關系,是可預測的。疫情引爆后,確診病例數就會增加,其中包括無癥狀、輕癥、中癥與重癥4類,重癥容易導致死亡。當每日確診案例持續(xù)增加,重癥案例將隨之增加,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死亡案例;確診案例愈多,死亡案例愈多,這是簡單的邏輯。

  心有旁騖的指揮官

  疫情爆發(fā)后,各國或地區(qū)會面臨相同的疫情周期與確診、重癥、死亡問題,但確診率、重癥率與死亡率,各國或地區(qū)會有很大的差異。譬如新加坡與香港特區(qū)都經歷過Omicron變種病毒的肆虐,新加坡疫情周期從2月1日到3月31日,歷時兩個月,頂峰時每百萬人有3800人確診,致死率0.05%。依據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經驗,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周期約1個多月到2個月,死亡落后疫情爆發(fā)約2到3個星期,臺灣還處于疫情周期初期,最后究竟會否像新加坡,完全要看民進黨當局的表現,表現好就成為新加坡,可以保護住臺灣防疫模范生與醫(yī)療體系一級棒的美譽,否則就會淪為香港。就這一段時間因臺“疫情指揮中心”落后部署,而造成的快篩之亂、急診室危機、醫(yī)院運作困難、地方與中央各行其事等亂象來看,真的不容樂觀。

  臺灣地區(qū)今年累積確診病例數即將破40萬,若依《紐約時報》全球疫情軌跡的全球確診死亡率計算,將有1萬2350人死亡,依臺灣實際確診死亡率計算,將有2萬6810人死亡。《天下雜志》估計,大約2萬2000名老年人會因疫情死亡,前“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更警告,疫情對兒童的威脅不容忽視。

  疫情如此嚴峻,臺“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依然老神在在,準備7月中下旬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級至第四類。社會一般解讀是:解除管制、擺脫責任后,他就可以轉身擔任候選人投身選舉。我們不希望《每日電訊報》預測成真,愿再次提醒民進黨,縱容陳時中 “失序的與病毒共存”,無異政治自殺,果斷換掉他,否則就叫他專心、專業(yè)防疫。


文章來源: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