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fā),全臺疫情警戒升級,外界將破口矛頭指向3+11決策。(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今年5月,臺灣爆發(fā)大量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島內民眾認為放寬機組員檢疫至“3+11”與本土疫情爆發(fā)息息相關,據(jù)臺灣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的民調指出,有48%的民眾認為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應為3+11決策道歉,47%的民眾認為臺衛(wèi)福部門主管陳時中應為此決策道歉。
臺灣機組員3+11政策去年上路,但因去年底爆發(fā)新西蘭機師染疫事件,今年1月起,長程航班機組員檢疫改為7+7,短程航班則維持14天自主健康管理。后來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確認外站管理上軌道后,于今年3月放寬為5+9規(guī)范,1個月后又回歸至3+11,未料,4月下旬發(fā)生諾富特事件,5月本土疫情爆發(fā),全臺疫情警戒升級,外界將破口矛頭指向3+11。
根據(jù)調查指出,56%的民眾不同意民進黨當局“3+11與本土疫情無關”的說法,相較同意的22%高出不少。臺灣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民調召集人、靜宜大學資管系教授顏永森說,這表示多數(shù)民眾仍認為3+11是引發(fā)本土疫情破口的原因。
調查也發(fā)現(xiàn),其中有29%的受訪民眾未接種疫苗,未接種的原因主要為“資格不符”、“沒有想打的疫苗可以打”,顏永森認為,如用疫情指揮中心近期公布疫苗接種數(shù)字,其中接種第一劑AZ疫苗有700余萬人,仍有300多萬人未施打第二劑,推測可能是想等混打,但指揮中心政策反復,明明就說過會開放,但現(xiàn)在到底可以混打了沒?
“道歉無法解決問題”,臺灣大學公衛(wèi)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認為,目前臺灣偵測新冠肺炎疫情,多數(shù)仍為“被動”偵測,檢測量能嚴重不足、檢測方法未與時俱進、未采用快篩及太相信隔離14天后病毒量極低,才會導致破口。指揮中心應該多聆聽地方衛(wèi)生局的聲音,并且應為可能到來的傳染病如禽流感等及早因應。
該調查從今年10月5日至10月8日,以電話訪問方式,針對20歲以上民眾調查,共搜集到1077份有效問卷,95%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