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英俊
在時間的坐標上,“三年”是個比較獨特的存在。作為實指的時間單位,三年約等于156周或1095天。很多事以“三年”劃段,如孩子上學,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專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紀念。但在日常語境中,“三年”大多并非實指,而是泛指,有多年、長期之意。思深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膽怯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投資者“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節(jié)儉者“一頓省一把,三年買匹馬”、“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人們?yōu)楹纬R浴叭辍睘橄??蓋因“世事無常態(tài),三年一輪回”。“三年”有規(guī)律,“三年”成法則。老人常說“從小看大,三歲知老”,戲曲人說“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學好三年,學壞三天”、“積善三年人不知,作惡一日遠近聞”,說的是好習性的養(yǎng)成沒有一定時間不行。很多學問,時間短學不全,時間長熬不住,“三年”正好打基礎,所謂“一年生,兩年熟,三年正好能上路”、“學戲先練三年聲,打鐵先打三年釘”。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驗證,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所謂“趕車三年知馬性”“吃藥三年會行醫(yī)”。老司機為何說“一年虎二年狼,三年變成小綿羊”,就因為見得多了,才越開越怕,才能真正體會小心駕駛之重要。
“三年”可以讓很多東西發(fā)生變化?!墩撜Z》中孔子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鬃舆€說,“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對于個人而言,“三年”的時間,夢想有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希望有可能化為泡影,痛苦的可能變成了樂趣,厭惡的可能變成了不舍。變化之大,有時常令人吃驚。諺語說“一去三年故人疏,相逢一笑感慨深”,可見“三年”之變,微妙而又復雜。俗話說“分家三年成鄰居”“當家三年狗也嫌”“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其世態(tài)之變,冷暖炎涼,總讓人心生幾多感慨?!叭辍蹦茱@露很多事情,“做賊三年,不打自招”。古詩云:“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其實何須七年?三年足矣。
“三年”,是歲月的一個符號,之于歷史,“三年”實乃一瞬;而之于人生,“三年”卻是重要階段?!叭辍笨筛珊芏嗍?,能知很多理,即便不慎失誤,尚有回旋余地;即便偶有落伍,奮起直追也來得及?!叭瓴桓Q園,十年成一賦”、“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體現(xiàn)的是為文者專志篤學、推敲錘煉之苦;“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說的是為政者韜光養(yǎng)晦、勵精圖治之功。只要功夫深,“石頭上坐三年,石頭也會發(fā)熱”。但此話對“三年不目月”者無用,因為“好馬閑三年,連塊粗糠也馱不動”。
三年前讀清人王弘的《九經(jīng)字數(shù)篇》,文中列《周易》《尚書》《論語》《孟子》等九經(jīng)字數(shù),說共計不滿50萬字。每日讀千字,用不了兩年,即便有人事之擾,“即以三年為期,亦不為勞。而從事者鮮,何也?偶一思及,不勝警愧”。當時讀之,筆者也是驚怵得腦門出汗。
說到事功學問,想起佛家一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睂W習的時間越長,越要克服懈怠心理,不忘初心。
學器樂的說“一年箏兩年笛,三年二胡不咋地”,做木工的說“一年斧子二年錛,三年刨子學不真”。正如老話所言,“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種地尚如此,何況其他?李苦禪談學國畫“工筆三年可成,寫意三十年不一定成”。故欲成就大學問,須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新蒲新柳三年大,便與兒孫作屋梁”。習武者尚需“入門先站三年樁”,更何況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學拳者有言:“學拳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又學三年,游刃有余。”另有比喻稱,一個人要放到鹽水里泡三年、熱水里燙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凍三年,才算真成熟。話雖偏頗,卻也不無道理。
海德格爾說:“任何一種對存在的理解,都必須以時間為其視野?!比松虝海贿^百年,以“三年”劃段,不過三十多個“三年”。一生太遠,命運或難自控,但三年之期,自己或可說了算。駕馭好“三年”,“三年”就是收獲的標志牌、前進的里程碑;輕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敗的分水嶺、勝負的分界線。言及此,忽然想到,目下正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俗話說“五年看三年,三年看頭年”。凡事既要計長遠,更要抓當前!那就看五年,想三年,扎實盯緊每一年。士別三日,還當刮目相待,何況“一年”與“三年”?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5日 16版)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