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軍事研究員蘭順正表示:“伊朗新推出的兩款導彈都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帶有非常強烈的‘復仇’意味,能振奮軍民士氣。當前,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即將到期,但美國又想無限延期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此次伊朗推出這兩款新式導彈也有向美國示威的含義——即便武器禁運,也阻擋不了伊朗發(fā)展防御性武器的決心。”
采用固體燃料發(fā)動機,更適合現代戰(zhàn)爭
公開信息顯示,“卡西姆·蘇萊曼尼”是一款固體燃料推進的兩級彈道導彈,采用地下固定發(fā)射,即地下井發(fā)射,射程約為1400公里,有效載荷約1000公斤且精度較高。“阿布·穆漢迪斯”巡航導彈的射程超過1000公里,大小接近美國的“戰(zhàn)斧”巡航導彈,除了陸基版本之外,還可以從水面艦艇發(fā)射,打擊靈活性較好。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我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將導彈射程從3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蘭順正表示,實際上除了射程之外,“阿布·穆漢迪斯”并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反而最新曝光的這款彈道導彈“卡西姆·蘇萊曼尼”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采用了固體燃料發(fā)動機。
他科普道,“比起液體燃料發(fā)動機,采用固體燃料發(fā)動機的導彈靈活性更強、反應速度更快,更適合在現代戰(zhàn)爭中使用。液態(tài)燃料導彈在發(fā)射之前要加注燃料,反應時間慢,發(fā)射準備時間長,且燃料有劇毒和較高的腐蝕性。同時,加注完之后還不能進行遠距離快速機動。而固態(tài)燃料導彈反應時間快,發(fā)射準備時間短,方便無污染,并可長期存儲,不過其要求的技術工藝要復雜得多。”
前不久,美國解除了對韓國運載火箭固體燃料的使用限制。使用固體燃料的運載火箭可轉用于彈道導彈等軍事目的,出于這種擔憂,美國一直通過《韓美導彈方針》限制韓國使用固體燃料。此舉也引發(fā)了媒體關注。
“因此,盡管‘卡西姆·蘇萊曼尼’彈道導彈在射程、威力上并沒有太多出眾的地方,但其靈活性、反應速度卻大大提升,是伊朗導彈技術的一次飛躍,對美國來說威脅更大。”蘭順正說。
也有媒體指出,這款彈道導彈的第二級配有彈翼,可以在飛行階段和進入大氣層階段修正彈道、調整飛行姿勢,有助于提升其突防能力和打擊精度。
改進伊朗現有導彈,推動導彈國產化歷程
普遍猜測,“卡西姆·蘇萊曼尼”地對地導彈是伊朗現有彈道導彈的改進型。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伊朗彈道導彈國產化歷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幾十年里,伊朗成功研制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彈道導彈。目前,伊朗裝備各型導彈近2000枚,擁有中東地區(qū)最強大的導彈庫。
蘭順正介紹:“伊朗先后研發(fā)了‘穆沙克’系列短程戰(zhàn)術導彈、‘征服者’系列短程戰(zhàn)術導彈、‘流星’系列彈道導彈和‘泥石’系列彈道導彈等。普遍認為,伊朗最新的‘卡西姆·蘇萊曼尼’彈道導彈,應該屬于‘流星-3’彈道導彈的升級版本。”
“流星-3”使用液體推進劑,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fā)射重量16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1998年首次發(fā)射試驗成功,使伊朗首次邁入中程導彈國家之列。2003年7月,“流星-3”導彈完成最后測試,并開始列裝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擔負戰(zhàn)備值班任務。
“從各種參數上看,‘卡西姆·蘇萊曼尼’彈道導彈和‘流星-3’彈道導彈比較接近,有可能是‘流星-3’的固體燃料版本。”他表示,“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卡西姆·蘇萊曼尼’彈道導彈是‘泥石-2’型彈道導彈的改進型。”
“泥石-2”導彈首次曝光于2009年。伊朗當時公開宣布成功發(fā)射1枚射程約為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該導彈使用新型復合固體推進劑,同時采用了兩級火箭技術。
“從紙面數據來看,這款導彈非常先進。但此后‘泥石-2’的相關報道卻逐漸減少,有報道稱其在試驗過程中多次失敗,外界猜測伊朗的固體導彈發(fā)展計劃遭遇技術瓶頸。”他表示,“因此,也有可能‘泥石-2’經過10年的攻關,采取了更加保守、穩(wěn)固的技術,并縮短了射程。‘卡西姆·蘇萊曼尼’正是其最新成果。”
不管怎么樣,正如有些媒體所表示的,由于“卡西姆·蘇萊曼尼”彈道導彈射程高達1400公里,幾乎覆蓋了整個中東的美軍軍事基地和以色列的主要城市,且更加靈活機動,其威懾能力也就更大。
原標題:伊朗公開兩款新導彈,射程均超1000公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