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下旬,荊楚大地春日漸暖,櫻花次第綻放。
3月17日至24日,來自臺灣中華兩岸觀光旅游協(xié)會的臺灣同胞如約而至飛抵湖北,參加櫻花為媒 鄂臺共賞荊楚韻“鐘情湖北‘櫻’你而來”——臺灣同胞相約春天賞櫻活動,在這櫻花爛漫的季節(jié),深入感受荊楚文化底蘊。
以花為媒 鄂臺共品荊楚韻
武漢東湖櫻花園,早櫻競相盛開,粉白相間、如云似霞,引得游人駐足流連,紛紛拿起手機、相機,用鏡頭定格這春日浪漫。
3月18日上午,作為特邀嘉賓,臺胞參訪交流團參加由湖北省文旅廳主辦的2025“相約春天賞櫻花”知音湖北賞花游活動。在啟動儀式現(xiàn)場,由臺灣民謠《阿里山的姑娘》編排的舞蹈精彩上演,演員們身著高山族民族服飾,讓臺胞們倍感親切,打起節(jié)拍、哼唱熟悉的歌詞。
“一直聽聞武漢櫻花的美名,這次有幸過來親眼觀賞,櫻花種類繁多,布局優(yōu)美,感覺確實十分驚艷?!崩钭雍勒f,在臺灣,人們也喜歡“春天賞櫻、冬天賞梅”,他要多拍照片和視頻,回臺灣之后把美景展示給大家,動員更多的朋友來湖北游玩。
花海之中,臺胞們互相拍攝視頻、取景留存,感受春日浪漫。
湖北以花為媒,誠邀臺胞共赴一場“知音之約”。臺胞參訪交流團先后前往了武漢、襄陽、十堰,游古跡、賞美景、品美食,親身感受湖北人民的熱情好客,親眼見證湖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巨變。
七天的行程,參訪交流團登黃鶴樓,望長江之險;坐長江游輪,賞兩江沿岸;覽襄陽古城墻,感受市井煙火;游古隆中,品三國文化;登武當(dāng)之巔,觀峰奇谷險……
來自高雄的鐘清菊女士,則將“目標(biāo)”放在了湖北的美食上?!芭簻?、熱干面、三鮮豆皮、襄陽牛肉面、紅糖餅我都嘗了,味道確實不錯,吃起來很香!” 鐘清菊表示,以后只要有機會,還會來湖北犒勞一下自己的味蕾。
馮萬明在品嘗粉蒸肉、酒釀湯圓時,淚水不禁打濕眼眶?!拔易婕乔G州,父親還在世時,經(jīng)常做家鄉(xiāng)菜給我吃。這次來到湖北,我很激動!”
臺胞們紛紛感嘆,荊楚大地自然風(fēng)光秀美,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美食種類多,人間煙火氣足,值得島內(nèi)游客前來游玩!
以詩為引 兩岸共憶古人情
鐘兆奇喜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尤其愛背誦古詩。在武漢黃鶴樓景點,他憑欄遠眺,念出那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p>
“小時候我就學(xué)過這首詩,想到黃鶴樓看看,今天終于圓夢了!”看到遠方的浩浩長江,鐘兆奇又念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很多臺灣人喜愛古詩,我覺得他們應(yīng)該多來大陸,在千年古跡背誦名詩名句,身臨其境更有一番滋味。”鐘兆奇說。
中華古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記憶與傳承,是共同的“根”與“魂”,是共同的傳家寶。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古詩句濃縮了地域歷史、自然風(fēng)貌與人文精神,參訪交流團來到了千年古城襄陽,回望歷史,與古人對話。
作為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襄陽正全力打造“中華詩城”,《唐詩三百首》中,與襄陽相關(guān)的詩歌就有27首,占比近十分之一。導(dǎo)游向臺胞們提問,請說出與襄陽有關(guān)的名人名詩。
“孟浩然是襄陽人?!薄俺綑M地出,漢水接天回?!薄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薄_胞們紛紛搶答。
為何參訪交流團中絕大多數(shù)游客都是第一次來到湖北,但對創(chuàng)作在這里的古詩卻耳熟能詳?答案呼之欲出,這是因為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共享中華文化。
游覽結(jié)束時,在夫人城樓下,臺胞們豎起大拇指,一齊吟誦:“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以旅為介 兩地共繪交流卷
在湖北大地上誕生的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臺胞參訪交流團來到湖北省博物館,觀展珍貴文物,感受荊楚文化魅力,了解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斗歷程。
武漢紅樓,又稱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建立在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上的紀念性博物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自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而且大大地鼓舞了尚處于日本殖民統(tǒng)治之下的臺灣同胞的反日斗爭,最終依靠同呼吸、共命運、血濃于水的民族凝聚力,最終光復(fù)臺灣。
現(xiàn)如今,辛亥革命仍對于海峽兩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記憶、共同的精神激勵。臺胞參訪交流團來到此地,追尋歷史記憶,共上一堂中華民族近代革命歷史課,感悟首義精神,即“敢為人先,致力于振興中華的民族自覺精神”。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痹谖錆h長江大橋旁,臺胞們聽取大橋的建設(shè)過程,為中國人民勇?lián)厝巍⑵D苦奮斗的歷史事跡感到自豪驕傲。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來過湖北,那時的武漢路很窄,房子很矮,到處都是紅瓦房。三十年過去,武漢、湖北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交通便捷,科技發(fā)達、產(chǎn)業(yè)興旺?!睆堁藕扛锌?,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是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兩岸應(yīng)齊心協(xié)力,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
在兩岸觀光旅游座談交流會上,來自襄陽文旅產(chǎn)業(yè)的代表和臺灣旅游行業(yè)協(xié)會代表進行了深度交流,就襄陽旅游和文化資源進行了推介,襄陽誠邀更多的臺灣同胞前來旅游、投資興業(yè)。
“回臺灣后,我會把在湖北的熱情好客、所見所聞寫進旅游雜志中,多方位展示湖北之美,讓臺灣同胞更深入地了解湖北。”中華兩岸觀光旅游協(xié)會副理事長黃瑞光說,鄂臺兩地應(yīng)繼續(xù)擴大交流合作,讓更多的臺灣人,尤其是臺灣的年輕人,來到大陸、做客湖北,親眼看到湖北的好山好水好風(fēng)光,感受祖國發(fā)展巨變。(余子威 何瓊 孫會芬)
湖北省臺辦供稿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