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伊朗改造的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加入該國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海軍艦隊。對這艘無人機航母的交付,伊朗方面高度重視。在交付儀式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海軍司令阿里禮薩·坦格西里說,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是伊朗在遠洋地區(qū)增強防御和威懾能力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保障國家利益。
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是一種怎樣的海上作戰(zhàn)平臺?它為何受到伊朗方面如此重視?今后會發(fā)揮怎樣的作用?請看解讀。
提到無人機航母,不少人會想到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這艘排水量2萬多噸的水面艦艇,于2023年4月入列土耳其海軍,并被稱作無人機航母。
不過,隨著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交付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海軍,人們可能會把同樣的關注給予這艘艦船。從噸位上看,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幾乎是阿納多盧號的兩倍。從建造方式上看,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刷新了人們對該類航母的認知。
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
整合大型船舶與無人機優(yōu)勢
■田成博 于政俠 高 宇
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
步大型船舶改裝軍艦后塵
近年來,伊朗先后將現有的一些大型船舶改造為海上作戰(zhàn)平臺。
2020年11月,該國排水量約4千噸的沙希德·魯達基號驅逐艦服役,其前身為銀河F號貨輪;2021年1月,該國排水量10萬噸左右的馬克蘭號前進基地艦服役,該艦是在波斯灣號油輪基礎上改造而成;2023年3月,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沙希德·馬赫達維號海上基地艦投入使用,該艦是由一艘集裝箱船改造而成。
近年來,伊朗接二連三將這些大型船舶改裝為軍艦的原因,與其國內外環(huán)境有關。
一方面,伊朗面臨著來自美國及其所謂盟國的持續(xù)壓力,這些壓力既包括一些國家在波斯灣地區(qū)的軍事存在,也包括美國等國對伊朗實施的經濟制裁。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及外部壓力,促使伊朗想方設法“破局”。其選擇的做法之一,就是加強海上力量建設,尤其是增強其火力遠程投送能力。
另一方面,伊朗經濟實力有限,尤其是該國的造船業(yè)還處于發(fā)展期,直接建造傳統意義上的航母較為吃力。
于是,出于對現實需求與客觀條件的綜合考慮,該國選擇將已有大型船舶改造為海上作戰(zhàn)平臺。
將大型船舶改裝成海上作戰(zhàn)平臺,在世界范圍內,伊朗不是第一家。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有很多大型船舶被改造為各種航母。比如,美國蘭利號航母,是在一艘運煤船基礎上加裝全通式飛行甲板建成的。1940年,英國也將繳獲的德國貨輪改造成大膽號航母。據統計,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美國建造的航母中,絕大多數都是由貨船、油輪等大型船舶改造而成。這些航母,在扭轉大西洋戰(zhàn)場局勢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伊朗的上述3艘海上作戰(zhàn)平臺沒有采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布局,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伊朗方面對它們的重視。畢竟,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了伊朗海軍對投送火力甚至兵力的需求。
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同樣是這一思路催生的結果。據公開資料顯示,該艦的前身是一艘集裝箱船,改裝工作于2021年初開始,歷時兩年多。
與前面3艘海上作戰(zhàn)平臺相比,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雖然也沒有全通式飛行甲板,但已改建成斜角飛行甲板,具有操作眾多無人機的復雜系統,可以搭載多個不同功能的無人機編隊。
馬克蘭號前進基地艦。
旨在充分發(fā)揮無人機優(yōu)勢
2021年1月,馬克蘭號前進基地艦在伊朗海軍舉行的一次演習中現身。除了所搭載的各種補給物資數量相當可觀外,這艘艦船還可以搭載大批無人機和攜帶彈道導彈發(fā)射裝置等。兩年后入列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海軍的沙希德·馬赫達維號海上基地艦也可搭載某些型號的無人機、反艦導彈、快速攻擊艇等。
與這兩艘前進(海上)基地艦類似,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同樣可以搭載無人機、導彈、快速攻擊艇等。
幾艘改裝而來的大型海上作戰(zhàn)平臺都強調運用上述武器裝備的能力,并非偶然。
近年來,伊朗的無人機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目前已擁有數十種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包括“卡曼”-22、“弗特羅斯”等先進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見證者”系列無人機等。其中“見證者”系列無人機已經發(fā)展出10多種型號,包括一些隱身型號,有不少經歷過實戰(zhàn)檢驗。
目前,類型眾多的無人機已經成為伊朗軍隊戰(zhàn)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沙希德·巴蓋里號定位為無人機航母,正是為了充分發(fā)揮無人機的優(yōu)勢。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全長約240米,寬約30米,高21米,滿載排水量約4萬噸。稍加留意不難看出,該航母上絕大部分設施與配置都與無人機的使用有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沙希德·巴蓋里號就是大型船舶與無人機優(yōu)勢的一次再整合。
與前幾艘由大型船舶改造的海上作戰(zhàn)平臺不同,沙希德·巴蓋里號左舷加裝了一個180米左右的斜角飛行甲板,在艦艏加裝了滑躍起飛甲板。這種設計,使它能夠以滑躍方式“放飛”一些動力較強的大展弦比無人機。
在該艦右舷內側,安裝了一個大型升降機和幾個小型升降機,分別用來運送無人機和彈藥。這樣,無人機平時可儲存在機庫里。該艦還設計有小功率阻攔索,用來回收重量較大的無人機。
如此,在艦載的感知、通信和導航系統輔助下,該艦可綜合運用偵察無人機、攻擊無人機和電子戰(zhàn)無人機等,實現偵察、監(jiān)視、打擊能力的有效延伸。
伊朗軍隊倚重的武器裝備中,導彈與快速攻擊艇占據重要地位。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有針對性地整合了這些武器裝備。
該艦可以通過艦體兩側平時由擋板封閉的艙門,在吊具幫助下部署和吊收快速攻擊艇。據公開資料顯示,該艦內部可容納數十艘不同類型的快艇,有望形成海上攻擊“狼群”。
在導彈配備方面,除了搭載一定數量的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外,該艦的上層建筑后方還有一片空地,可用于部署集裝箱式導彈等。此前,其他海上作戰(zhàn)平臺已展示過搭載集裝箱式導彈的能力并進行了實射,有的導彈射程達上千千米。
除了以上武器裝備,該艦還搭載了直升機、近防炮和電子戰(zhàn)系統等。這些裝備能夠遂行一些偵察或防御任務,提高其在海戰(zhàn)場上的生存能力。
沙希德·馬赫達維號海上基地艦。
以較低成本謀求效用更大化
對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不少媒體的評價較為中肯,認為其在技術和性能上仍有提升空間。首先,基于集裝箱船改造的該艦,動力方面沒有大幅改進,機動能力相對不足;其次,采用商用標準建造的該艦,要害部位裝甲防護較弱,戰(zhàn)場生存力有限;再次,改造后,船樓(艦橋)依然保持中置布局,把甲板分為前后兩部分,不僅增加了無人機著艦的難度,也無法方便地運行大噸位的無人機,等等。
客觀地說,以上不足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艦作用的發(fā)揮,但其在成本和實用性方面的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尤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艦的功用很大程度上并非直接與現代航母進行對抗,而是為了實現兵力、火力的前沿部署,并且增加遠程部署偵察、打擊力量的突然性。
從該國的實際來看,這種做法顯然是在以較為經濟的方式追求效用的更大化。
一是以較低成本部分解決了遠海部署與行動能力不足的問題。建造標準的現代化航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打造適合的固定翼艦載機需要強大的技術與經濟支撐,在全平直甲板上起飛回收固定翼戰(zhàn)機需要研發(fā)一整套的彈射、阻攔索裝置,全通式甲板需要進行隔熱、抗沖擊處理等。以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為例,該艦先前是瞄準起降固定翼艦載機而建造的兩棲攻擊艦,因為建造標準不同,因此在投入資金的數量方面也水漲船高。伊朗通過“大型船舶+無人機+滑躍起飛甲板”的路徑,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上述問題,以一種較為經濟實用的方式,實現了將力量投射到遠方。
二是順應了深度使用無人機的趨勢。目前,無人機深度嵌入戰(zhàn)場已成事實,且作用越來越大。為順應這一趨勢,不少國家都在考慮將其艦載化,美國、英國等正在探索把無人機整合到現有航母體系中。除土耳其、伊朗外,葡萄牙、韓國等也在傾力打造本國的無人機航母。這種背景下,噸位與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相近的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下水,尤其是其偏重于無人機使用的布局,不僅順應了這一趨勢,且有其獨到的做法。
三是能為今后研發(fā)傳統意義上的大型海上作戰(zhàn)平臺積累經驗。正如該國前幾艘大型船舶的改裝,為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的服役提供了條件,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投入使用,也將為該國研制使用傳統意義上的航母奠定基礎。依托這艘無人機航母,更多的無人機操作員和直升機飛行員可上艦練習起降技能,艦員可積累控制大型海上作戰(zhàn)平臺的經驗,一些該國生產的相關裝置也因此獲得最直接的“試驗田”,如該艦已開始配備本國生產的雷達就是例證。該艦今后更多時候是與其他作戰(zhàn)艦艇共同使用,這也無疑有助于該國海軍增強對航母編隊的運用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與傳統航母相比有不少缺陷,其作戰(zhàn)效能無法與傳統航母及一些按軍用標準建造的無人機航母相比,但該艦的建成,仍標志著伊朗海上作戰(zhàn)能力建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作戰(zhàn)經驗的積累,沙希德·巴蓋里號無人機航母有望在該國海上作戰(zhàn)力量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沙希德·魯達基號驅逐艦。
供圖:陽 明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