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杰:筆墨丹青,繪就兩岸藝術新篇章
——記“與古為徒”吳英杰師生國畫作品展
當傳統(tǒng)工筆遇上現(xiàn)代審美,當臺灣風骨碰撞荊楚文化——2025開年,一場精神熏陶的藝術展,完美呈現(xiàn)了一組師生積極探索傳統(tǒng)美學內涵與現(xiàn)代審美理念的有機融合!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臺灣藝術界“頂流”吳英杰,攜師生近20余幅國畫力作閃耀武漢!
開幕式合影
大師風采,獨步藝壇
他是誰?——他出生于臺灣,是從臺灣宜蘭到清華美院的“藝術狂人”。
橫跨兩岸的“學霸畫家”:中國美術學院、清華美院博士畢業(yè),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展覽,畫作被全國多地美術館收藏!
行走的“藝術行動派”:策劃40+場兩岸書畫聯(lián)展,帶臺灣學生深入湖北、湖南采風,被網友稱為“最會搞事情的教授”!
他是吳英杰,現(xiàn)任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宜蘭美術館咨詢委員,臺灣中華工筆畫學會監(jiān)事,臺灣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客聘教師,臺東大學美術產業(yè)學系客聘教師。
他的藝術之路,一路汲取著各地藝術精華,形成獨特風格與理念。
吳英杰在介紹畫展籌備的心路歷程
藝術交流,溝通橋梁
兩岸藝術“超導體”:他的筆,猶如光速連接海峽!
“國畫不是老古董,而是兩岸共同的文化DNA!”
吳英杰不僅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成就斐然,更在兩岸藝術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深耕20年,帶臺灣學生走遍大陸寫生,更讓湖北學子把《黃鶴樓》畫進臺北美術館。
他認為國畫作為文化瑰寶,需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中堅守傳統(tǒng),以適應當代社會。
“其實策展就像講故事”,吳老師輕聲說,“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章節(jié),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觀眾在欣賞時,能感受到我們想傳達的情感?!?/p>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對自然與生命的深情贊歌;他像一座橋梁,用內心的情感力量投身兩岸藝術交流,讓國畫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為世界藝術貢獻獨特的東方智慧和美學價值。
作品精粹,深入人心
吳英杰的“天地有情系列”和“金魚花系列”映入眼簾,都讓人駐足流連。他細膩的筆觸、深邃的意境,仿佛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直擊你的內心深處,展現(xiàn)出他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描繪美好風光的畫作,更是讓人仿佛置身于山川湖海之間,體驗那份獨特的韻味與風情。
開幕式的當天,武漢市江岸區(qū)鵝社書店藝術館創(chuàng)始人毛恒誼贊譽:“吳英杰教授的作品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具有深遠意義?!?/p>
湖北美術學院教授肖藍也高度評價:“吳老師教學認真嚴謹,畫作融合多地元素,學生努力上進?!?/p>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夏晉對吳英杰教授的教學理念贊不絕口:“吳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技巧和個性,希望學生們能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找到自己的風格?!?/p>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袁誠認為,“‘與古為徒’的核心是‘經典意識’與‘當代立場’的結合?!?/p>
吳英杰與觀展學者師生們探討畫作
傳承創(chuàng)新,培育新人
吳英杰不僅是一位藝術大師,更是一盞教育的明燈。
他用心傳授技藝,主持的導師工作室,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國畫人才,包括眾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專業(yè)素養(yǎng)扎實、創(chuàng)作激情澎湃。
在展覽籌備過程中,學生鄭皓羽的《寫真》屢次遭遇染料涂抹不均、層次單調的難題,吳老師“以問題為導向”,建議采用分層疊染技法,豐富層次和色調,以期形成與動物形象的和諧呼應。經過反復試驗,鄭皓羽最終突破困境,不僅改善了畫面表現(xiàn),更深化了對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辯證關系的理解。
學生李美晶在嘗試“流水圓石”構思時,初期作品構圖雜亂、材料運用生硬,經吳老師耐心指點后,以簡練線條凸顯山水層次,并大膽嘗試多種材料,令作品在保留古典韻味的基礎上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張力。
“這幅畫的位置再往左移五公分。”吳老師站在梯子上,瞇著眼睛比劃著,“對,就是這個角度,能讓觀眾一進門就被吸引?!?/p>
此次展覽,是他們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結晶,將傳統(tǒng)中國畫的獨特語言與現(xiàn)代藝術理念巧妙融合,在他們的筆下,國畫作品展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藝術實踐中的生動體現(xiàn)。
碩士生代表李佳怡感慨:“這次展覽從籌備到開幕,每一幅作品,都飽含著我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是段珍貴的經歷?!?/p>
此次展覽持續(xù)至2月底,近千名藝術愛好者前往鵝社書店藝術館,近距離感受吳英杰師生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碰撞出的藝術火花。#吳英杰藝術盛宴# #兩岸藝術交流# #國畫新篇章# #震撼之作#展覽信息
主題:與古為徒——吳英杰師生國畫作品展
時間:2024.12.25-2025.2.27
?。ㄍㄓ崋T:張文婧)
武漢市臺辦供稿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