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前民意機構負責人王金平18日回福建漳州祭祖。王金平表示,回鄉(xiāng)祭祖是發(fā)揚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美德的具體表現(xiàn),“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藍孝威攝/臺灣“中時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11月19日訊:據(jù)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前民意機構負責人王金平18日與姪兒王明亮一同回到福建漳州白礁村王氏家廟祭祖。王金平受訪時說,回到漳州祭祖,是發(fā)揚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美德的具體表現(xiàn),“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中華民族等同一個大家庭,我們非常珍惜這樣的文化和緣分,希望能共同為中華民族奉獻,努力追求更為長遠的發(fā)展和幸福安全?!?/p>
王金平等人18日上午10時抵達漳州白礁村王氏家廟世饗堂,他一到村子口,就有鞭炮聲響起,舞獅隊跳起迎賓舞,紅毯一路鋪到堂前,廣場兩旁分列長號與大鼓隊,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民們拉起寫著“兩岸一家親,漳臺親上親”、“熱烈歡迎王金平大宗長回鄉(xiāng)祭祖”的紅色標語夾道歡迎,王金平一一與村民握手,還摸了摸村民懷中幼童的小臉蛋。
10時30分開始祭祖儀式,王金平穿著紅馬掛,在上香、獻花、獻果、獻祭品后誦讀祭文,過程約半小時。祭祖儀式結束后,王金平受訪時以閩南語表示,2019年5月17日第一次回到王家祖廟祭祖,一眨眼5年過去了,他心里很感恩,因為5年前回祖廟祭祖后,得到先祖庇佑,返臺后的發(fā)展都很順利,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為眾生打拼努力。
王金平表示,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的美德,因此他回到漳州白礁村祭祖,也是發(fā)揮慎終追遠的具體行動。他在高雄家里供奉的祖先牌位,上面寫著籍貫“福建同安”,他會在早上或傍晚向祖先牌位上香祭拜。家族里有晚輩結婚,也需要向祖先牌位敬拜。
由于現(xiàn)場有不少前來采訪的陸媒,聽不懂閩南語,站在一旁的宗親特別提醒王金平,王切換成普通話接著說,家族里如果有人過世,祭拜后的香灰,會放進祖先的香爐里,稱為“合爐”,一起接受后代的敬拜,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習俗,是慎終追遠的表現(xiàn),這樣的美德非常可貴。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