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學者共話古籍保護:在交流中實現“新生”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文化休閑      2023-08-17 11:50:48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電 (陳欣怡 張楊彬)藏文古籍保護與臺北故宮古籍修復,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上,兩岸學者指出,運用現代化手段保護古籍文獻,需要兩岸加強在信息、技術和人才層面的交流合作。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是國際藏學領域規(guī)模最大的學術會議之一,時隔7年于8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再次召開。320位中外學者參會,其中,港澳臺及海外參會學者達40余人。

  西藏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擁措介紹了其所在的團隊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的科研成果:通過文字智能識別系統(tǒng)輔助人工校對,將藏文古籍文獻印刷體識別率提升到96%以上,手寫體達到85%以上。

  擁措說,這項技術已在西藏各圖書館積極推廣,并用于布達拉宮藏文古籍保護。它在未來還能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如識別藏醫(yī)藥手寫體文獻、構建藏醫(yī)藥知識圖譜等。

  “以往做藏文古籍保護,會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近幾年隨著國家重視程度提高,學術隊伍壯大,像我們實驗室從事該方向研究的學者,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十幾個人,老中青三代學者都有,研究成果也越來越豐富?!睋泶胝f。

  談及臺灣地區(qū)古籍文物保護和修復情況,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國威介紹,除了秉持“修舊如舊”理念的日常性修復工作,目前臺灣不少典藏單位還在積極開展善本古籍的“數位化”(數字化)工作。

  “臺北故宮善本古籍的典藏數量將近22萬冊,掃描頁面是一個大工程。經過收集歸入,讀者可以免費看到所有掃描的頁面圖檔?!眲f,臺北故宮古籍科近年來與大陸古籍典藏和修復單位交流不斷。

  劉國威表示,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是一次與大陸同仁交流的極好機會?!按箨懙墓偶迯蛦挝缓凸偶4鏀盗扛啵瑢ρ芯空叨?,能及時接觸到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資訊十分重要?!?/p>

  采訪中,劉國威多次呼吁古籍保護領域的兩岸交流。他說,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在古籍修復方面有很多專業(yè)人才,可以更多交流合作與資訊分享,讓古籍“新生”。

  擁措也表示,任何技術都需要載體和實際的應用場景,因此兩岸學者都應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增進交流合作,共同普及推廣藏文文獻,助力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承。


責任編輯:左秋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