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顧均輝2023亞布力論壇:中國本土咨詢專家2028年前后將超越麥肯錫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3-04-03 16:50:22

3 月 17-19 日,以“弘揚企業(yè)家精神,聚力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的2023 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在3月18日上午專場論壇中,《定位》系列書籍最新中文版譯者、中國定位專家顧均輝,與多位知名企業(yè)家就“企業(yè)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創(chuàng)造‘確定性’”一題展開探討。在交流過程中,顧均輝深入淺出,就“不確定性”給出了定位視角下的獨到解讀和應對方案。

在論壇之后的專訪中,顧均輝更是大膽斷言,到2028-2030年前后,伴隨著中國的GDP超越美國,中國本土咨詢專家將在戰(zhàn)略層面超越麥肯錫等國際知名咨詢公司,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品牌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獨一無二的中國智慧。

“水土不服”難遇良方,“麥肯錫們”已非本土市場最優(yōu)解

改革開放之后到2008年,中國在咨詢這一領域,都是由西方的咨詢公司主導,但在2010 年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包括國企,開始選擇與中國的咨詢公司合作。在顧均輝看來,中國本土咨詢專家正在以非同尋常的“中國速度”,對這些曾經的“明星選手”完成反超。

其中的原因并不復雜:國際咨詢公司“水土不服”的癥狀難以解決,一味照搬既往的理論模式;而中國的崛起讓中國文化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與推崇,中國的咨詢公司扎根本土,不僅深刻理解中國文化,同時在國內市場的布局和資源整合上,也更加得心應手,更具有優(yōu)勢。

以麥肯錫這一頂級戰(zhàn)略咨詢公司為例,縱然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豐富的行業(yè)經驗,但在面對復雜多變的中國市場時,麥肯錫往往缺乏對國情、文化、政策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適應能力,導致其提供的解決方案過于理論化、抽象化、標準化,難以滿足客戶不同階段、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的個性化需求。

樂百氏當年1200萬買來的致命“洋藥方”,就無情暴露了這一弊端:當樂百氏面臨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挑戰(zhàn)時,聘請麥肯錫為其提供戰(zhàn)略咨詢服務,麥肯錫給出了兩個建議:第一,要做非碳酸飲料市場的老大,不要跟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硬碰硬;第二,盡快與達能合資。聽取建議的樂百氏在達能手里并未做大做強,反而迅速萎縮,2013年,已經被砍到只剩下飲用水業(yè)務。新千年后,麥肯錫為中國聯通制定的高端戰(zhàn)略也以失敗告終。

無疑,回歸中國情境,在西方成熟理論下,結合中國智慧所提供獨特的視角、方法和價值,才是中國品牌決勝未來的關鍵。

伴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智慧正贏在當下

在新時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fā)展的背景下,企業(yè)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市場和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戰(zhàn)略定位。而這些領域正是中國本土咨詢公司相對于國際大型咨詢公司具有優(yōu)勢的地方。中國本土咨詢專家不僅擁有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和洞察力,還能夠提供更加靈活、實用和貼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作為本土咨詢專家的優(yōu)秀代表,顧均輝本人正是中國咨詢師成長與成功的最佳案例。作為渣打銀行在中國本土聘請的第一位職業(yè)經理人,顧均輝曾任淡馬錫中國公司高級副總裁、特勞特中國公司高級咨詢師,他也是《定位》《與眾不同》《商戰(zhàn)》等定位核心書籍的最新中文版譯者,更是中國唯一操盤過兩家跨國企業(yè)、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定位落地專家。在創(chuàng)立了顧均輝戰(zhàn)略定位后,他將定位理論與中國市場特性、中國企業(yè)實踐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以成果為導向的中國定位體系,成績斐然:5年戰(zhàn)略護航北汽福田實現百億增長,2年幫助伊利金領冠完成55億到百億突破,2年成就中國第二大電梯媒體新潮傳媒……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企業(yè)已不再滿足于模仿或跟隨國外先進模式,而是更加有自信和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敏銳地捕捉市場變化,提供前瞻性思維。他們不僅關注全球范圍內的最新趨勢和技術,也能夠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和客戶需求,進行本土化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中國本土咨詢公司的崛起,不僅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咨詢行業(yè)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國本土咨詢公司,將成為推動中國企業(yè)走向全球市場的重要力量。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和管理者選擇與中國本土咨詢專家合作,并給予他們更多信任和支持。相信在未來幾年內,我們將看到更多以“MADE IN CHINA”為榮、以“CREATED IN CHINA”為目標、以“BRAND OF CHINA”為愿景的成功案例。

來源:號外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