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月13日在瑞士盧塞恩拍攝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大樓。(圖源:新華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美國硅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危機接踵而至,讓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當?shù)貢r間3月19日,瑞士聯(lián)邦委員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確認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將收購陷入危機的瑞士第二大銀行集團瑞士信貸銀行。若收購成功,這將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最重要的銀行業(yè)合并案。不過,在美國和歐洲央行持續(xù)加息背景下,美歐銀行業(yè)的流動性危機可能還會繼續(xù)蔓延。
瑞銀收購瑞信引輿論擔憂
近期美國硅谷等美國銀行宣布倒閉引發(fā)市場動蕩,擁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銀行也成為近期市場動蕩中廣受關注的名字。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凈虧損73億瑞士法郎,連續(xù)第二年凈虧損。3月14日,瑞信發(fā)布報告稱,該行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加劇了人們對其運營狀況的擔憂。
“為了避免瑞信眼下危機對瑞士乃至全球造成‘無可挽回的經濟動蕩’”,瑞士政府3月19日晚上宣布瑞銀同意收購瑞信,但這引發(fā)了瑞士政黨和輿論的擔憂。在瑞士政府宣布瑞信將被瑞銀收購后的首個交易日,也就是20日,瑞信股價暴跌超過50%。
這是3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瑞士信貸銀行(右)和瑞銀集團。(圖源:新華社)
據悉,為了解決瑞信的危機,瑞士政府承諾通過央行為這次收購提供最高限額達26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支持,其中包括政府將承擔的最高90億瑞士法郎的潛在損失。這一總支持金額相當于瑞士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
瑞士聯(lián)邦議會第二大黨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羅杰·諾德曼警告稱,收購計劃存在“巨大風險”,合并后的瑞銀集團總資產將超過1.5萬億美元,過高的資產規(guī)模會給瑞士帶來風險。瑞士聯(lián)邦議會第一大黨人民黨擔憂,收購可能對瑞士就業(yè)市場產生可怕的影響,兩家銀行合并可能導致約1萬人被裁員。瑞士左翼政黨紛紛要求對銀行業(yè)進行改革,并加強對銀行高管的追責。
瑞士媒體批評稱,瑞士政府為在短時間內敲定收購而采取的一些非常規(guī)做法,導致瑞信發(fā)行的160億瑞士法郎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被完全減記,這一做法違反了債權高于股權原則,也引起歐洲債券市場的動蕩。瑞士政府還在未經股東投票的情況下完成了對瑞士信貸銀行的收購,這一做法規(guī)避了瑞士的法律并削弱了財產權。瑞士輿論普遍認為,瑞信轟然倒下對瑞士金融形象產生巨大負面影響,瑞士銀行業(yè)的信譽受到了削弱。
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難逃干系
以美國硅谷銀行“閃崩”為起點,美歐銀行業(yè)遭遇的風險沖擊波過去一周里持續(xù)震蕩,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陡增。到底是什么讓事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一步?
把日歷翻回2022年12月31日,彼時硅谷銀行的總資產還高達2090億美元,總存款約為1754億美元。僅僅2個多月后,硅谷銀行便陷入流動性危機,遭遇存款擠兌后閃電倒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大規(guī)模的銀行倒閉事件。隨后,美國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歐洲的百年投行瑞信等均遭遇危機。多位金融大咖對此指出,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難逃干系。
這是3月1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銀行總部外拍攝的銀行標識。(圖源:新華社)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硅谷銀行關閉,其核心問題在于美聯(lián)儲持續(xù)上調利率,導致該銀行所持債券等金融資產市價不斷下跌,而非技術行業(yè)問題。過去一年,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上限已從0.25%飆升至現(xiàn)在的4.75%。很多分析人士預計,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再加息0.5個或0.75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副主任胡志浩分析,硅谷銀行此前在流動性寬松時期吸收大量存款并配置長期限債券資產,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嚴重,導致利率風險急劇上升。在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轉向加息,特別是短期利率高于長期利率的“利率倒掛”背景下,硅谷銀行負債成本陡然上升,持有的大量債券資產價格暴跌,存款人集中取現(xiàn),導致銀行流動性枯竭。
“美聯(lián)儲加息產生的外溢效應及其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敝袊闹鳈嘭敻换鹬型豆靖倍麻L、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居偉民指出,去年的英國養(yǎng)老金抵押品危機、近期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的發(fā)生,直接原因是資產負債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其根源在于原有的業(yè)務模式對新范式的適應性明顯不足。而且,“類似的風險事件后續(xù)可能還會發(fā)生”。
美歐銀行業(yè)信心危機難解
盡管瑞士金融市場監(jiān)管局和央行宣稱瑞信“滿足系統(tǒng)性重要銀行所需的嚴格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央行還向瑞信提供500億瑞士法郎貸款以增強其流動性,但要恢復投資者和客戶的信心仍面臨挑戰(zhàn)。
《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最近某日瑞信客戶的單日提款總額達到100億瑞士法郎,可見客戶對這家銀行的信任度大跌。路透社分析,美國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關閉風波凸顯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多國央行持續(xù)加息對銀行業(yè)造成的壓力,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利率高企可能持續(xù)引發(fā)金融系統(tǒng)問題。
另據美國??怂股虡I(yè)網站報道,最新研究顯示,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近200家美國銀行可能面臨與硅谷銀行相同的命運。研究稱,如果一半儲戶突然提款,186家美國銀行可能會倒閉。研究人員設定了一個推測場景,假設每家銀行都經歷了擠兌,并得出結論美國聯(lián)邦儲蓄保險公司將耗盡資金。
這份研究報告的摘要寫道:“即使只有一半未投保的儲戶決定提款,也有近190家銀行對已投保儲戶存在潛在的減值風險,其中可能有3000億美元的已投保存款面臨風險。如果未投保儲戶提款導致哪怕是銀行小規(guī)模賤賣,那么也會有更多的銀行面臨風險。”
問題在于,這些銀行的資產都是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些資產受到了美聯(lián)儲最近加息的負面影響。這份研究報告的摘要總結認為:“總體而言,這些計算結果表明,最近銀行資產價值的下跌大大增加了美國銀行系統(tǒng)應對未投保儲戶擠兌的脆弱性?!?/p>
3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一名女子站在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內。(圖源:新華社)
全球投資者關注中國市場
金融風險潛滋暗長之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資管機構大佬紛紛將目光投向同一個地方——中國。向上向好的經濟基本面,是全球投資者關注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最新公布的1-2月份經濟數(shù)據顯示,中國市場預期加快好轉,經濟運行企穩(wěn)回升。
“2023年,中國是全球市場中又一個潛在亮點。”管理逾萬億美元資產的美國普徠仕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總裁羅伯·夏普斯注意到,當其他多數(shù)主要經濟體還在應對通脹,采取縮緊貨幣政策措施時,中國較低的通脹率使其在貨幣和財政方面有了更多擴張空間?!翱v觀全球,中國正處在獨特的經濟周期中?!?/p>
“中國以建設性的方式走出了疫情?!狈▏屠桡y行董事長讓·勒米埃表示,盡管此前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國的企業(yè)正在復工,一切都在回歸正常。他特別提到,中國居民的銀行賬戶中有大量儲蓄,這意味著強勁消費潛力。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中國的評價已經出現(xiàn)反彈。
德騰投資管理合伙人馬丁·胡特觀察到,中國經濟預計到2030年將占到世界經濟的20%。這種增長前景改善跡象不僅對中國本身是積極的,也將使歐洲,尤其是德國這個對華出口大國從中受益。
應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匯豐投資管理全球行政總裁尼古拉斯·莫羅表示,西方通脹危機導致主要央行連續(xù)加息,與處于經濟周期不同階段、增長前景更為樂觀的亞洲形成巨大反差。亞洲投資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在于具備超額收益潛力,還因為其環(huán)境差異可以實現(xiàn)分散投資。而中國經濟即將到來的復蘇,將為亞洲經濟增長創(chuàng)造條件。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國是直通車、參考消息網)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