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張煜歡)近一周以來,“亞運之城”再次聚焦無數目光。杭州在短時間內密集迎來多場高規(guī)格賽事,包括2023世界羽聯(lián)世界巡回賽總決賽、2023世界女子排球俱樂部錦標賽、2023杭州馬拉松、2023年中國男子曲棍球聯(lián)賽(杭州站)等,城市的體育氛圍也被推至高潮。
如何進一步放大亞運的綜合效應,其實杭州早有考量。
2023世界女子排球俱樂部錦標賽決賽現場。主辦方供圖
早在杭州亞運會期間,杭州市政府就與多個國際體育組織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宣告了“后亞運時代”該市積極打造國際賽會之城的決心與規(guī)劃。
如何真正刻好這張“新名片”,亦是城市發(fā)展面臨的嶄新命題。以此次系列賽事為“起點”,從國際的單項頂級賽事與國內的高等級賽事起步,杭州正逐步建立與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賽”“會”體系。
打造國際賽會之城,需要將留下來的場館及辦賽經驗用足用好。
亞運過后,如何利用好一座座嶄新、大氣的場館,是社會關心的一大話題。此次杭州密集舉辦的體育賽事都充分利用了“亞運遺產”:舉辦2023羽毛球世界巡回賽總決賽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是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的籃球賽館;舉辦2023世界女子排球俱樂部錦標賽的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承辦了多項亞運賽事;2023年中國男子曲棍球聯(lián)賽(杭州站)比賽場地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場亦是杭州亞運會曲棍球比賽的所在場館。
2023世界羽聯(lián)世界巡回賽總決賽現場。王剛 攝
高水平賽事的舉辦,可謂“后亞運時代”大型體育場館綜合利用的典范。
2023世界女子排球俱樂部錦標賽期間,天津渤海銀行女排主教練王寶泉對場館氛圍印象深刻,“比賽的場館非常好,整個賽場布局很合理,這使我們在很近的距離就能聽到球迷的吶喊助威,這為球隊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記者了解到,杭州亞運會的所有永久性亞運競賽場館,正總體按照“向市民開放+青少年業(yè)余訓練+承辦專業(yè)賽事”模式,因地制宜、因館施策,推進亞運競賽場館賽后利用工作。
杭州市體育局局長金承龍在2023世界羽聯(lián)世界巡回賽總決賽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曾表示,“‘后亞運時代’,我們每年都將在不同的亞運場館舉辦高水平的賽事?!?/p>
天津渤海銀行女排(白)對陣土耳其伊薩奇巴希女排(黑)。主辦方供圖
打造國際賽會之城,需要體育“基因”的持續(xù)浸潤。
在杭州亞運會期間,“座無虛席”是不少人走進亞運比賽場館的第一感受。在朋友圈里,不少人曬出了“人山人?!钡谋荣惉F場圖片,無論是游泳、乒乓球、籃球等熱門賽事,還是過去人們了解不多的小眾項目,場館內總是人頭攢動。
這次“賽事黃金周”期間,同樣的情形也在上演。
記者在比賽現場觀察到,各大場館上座率均較高,除了許多自發(fā)組織前來的球迷之外,也有許多家庭“組隊”前來觀賽,延續(xù)了亞運期間的濃厚觀賽氛圍。
當然,打造國際賽會之城要“圈粉”觀眾,更要“圈粉”國際。
在杭州亞運會期間,許多中外運動員曾走進杭州的大街小巷,“打卡”西湖、河坊街等,漫步杭城,充分感受城市的獨特魅力。
杭州的獨特風光是“圈粉”的關鍵所在?!芭苓^風景跑過你”,是此次2023杭州馬拉松的一句響亮口號。杭州馬拉松比賽將西湖、錢塘江等城市地標相串聯(lián),將美景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呈現在中外跑者的眼前。
2023杭州馬拉松參賽選手跑步瞬間。肖健 攝
2023世界羽聯(lián)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期間,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女雙選手拉哈尤告訴記者,亞運會時杭州的天氣還十分溫暖,如今盡管氣溫下降,但是能感受到城市的熱情一點都沒變,“我真的很驚喜,體育館內來了這么多觀眾,即便不是在我的國家比賽,也感覺得到了很多來自主場球迷的支持?!?/p>
打造國際賽會之城,亦需要更為長遠的“發(fā)力之策”。
讓八方來客賓至如歸,讓市民游客樂享體育激情,系列高水平賽事為城市帶來無限驚喜。
此前,杭州提出關于打造國際賽會之城的具體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杭州特色賽會體系,成功申辦3項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頂級賽事,每年舉辦國際和國內高等級賽事10項以上,杭州城市知名品牌賽事6項以上;到2035年,建立與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賽會體系,爭取再舉辦一次高級別綜合性賽事和3至5個世錦賽、世界杯等頂級單項賽事。
在“一飽眼?!敝猓鞘兄械拿總€個體亦是“大體育”背景下,賽會之城的參與者與建設者。
民眾在蕭山體育中心體育場內夜跑。王剛 攝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的當下,杭州的全民健身場館設施短板也在亞運東風下補缺提檔。一座座家門口的“百姓健身房”,正為民眾提供更加普惠優(yōu)質便捷的健身服務,也為打造國際賽會之城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群眾基礎。
杭州市市長姚高員曾公開表示,杭州有一流的城市綜合實力和大型賽事舉辦能力,國際賽會之城的打造,是城市與體育的“雙向奔赴”、杭州與世界的“攜手同行”。
目及未來,在“雙向奔赴”與“攜手同行”之下,系列高級別賽事將一次次點燃城市,民眾的體育生活將愈發(fā)精彩,體育與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亦值得期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