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敬為)中美領袖28日通話,美國眾議長佩洛西會否訪臺,引發(fā)關注。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譚偉恩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領袖通話仍是各述立場,不過美方有強調(diào)一中政策不變,并無意改變中美關系及臺海關系現(xiàn)狀,而事后雙方主流媒體及官方訊息都無法確認佩洛西訪臺與否,顯示佩洛西訪臺機率高。
譚偉恩解釋,美國總統(tǒng)拜登近來聲望低迷,沖擊民主黨年底的選情,因此尋求提振聲勢的方法就是在外交關系上展現(xiàn)強勢?;谠摽剂?,佩洛西不僅是最適合的民主黨人選,以出訪臺灣地區(qū)作為亞洲之行的一站,是相當理性又上算的策略。從習拜對話內(nèi)容可觀察,中美合作的可能性沒有被忽略,而就中方的立場而言,面對接下來的中美博奕,與其讓相對激進、難以預測的共和黨卷土重來,不如繼續(xù)與建制派的民主黨人士交涉,因此他判斷,佩洛西訪臺已取得“彈性空間”。
譚偉恩,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包括國際貿(mào)易法、比較政治經(jīng)濟學、國際合作暨全球治理等。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29日出發(fā)亞洲行可能拜訪臺灣地區(qū),牽動中美及兩岸敏感神經(jīng),中美領袖28日展開長達2小時17分鐘的通話,是否影響佩洛西訪臺,各界關注。根據(jù)佩洛西辦公室所釋出的行程訊息,預定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至于臺灣地區(qū)行程則列“暫定”。
譚偉恩向中評社分析,佩洛西訪臺的機率非常高。先觀察中美領袖通話之后雙邊所釋放的訊息,可以發(fā)現(xiàn)包括雙方的主流媒體及官方說法,都沒有比較明確的消息告訴大家,究竟佩洛西會否來臺?這是值得關注的點,代表各方對此事件的重視與謹慎。
譚偉恩還提到,佩洛西本人的行事作風素來強勢,況且如今她已幾乎沒有包袱,無論是否今年期中選舉連任成功,竄訪臺灣對她個人的政治成績單都是加分,所以即使拜登真的不支持,她也不會退卻。
再來是,譚偉恩指出,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在今年的7月,批準了拜登政府對臺的第5次軍售,包括軍事設備零件及相關技術的支援,金額約新臺幣32億元。此次軍售案已知會過美國國會,佩洛西是眾院議長,這次竄訪自然不免與軍售案有關,背后的美國國內(nèi)軍工復合體利益連動著民主黨下半年國會選舉的選情。因此,譚偉恩研判,佩洛西竄訪臺灣的目的不單單只是為了滿足個人長期以來在兩岸關系或者是中美關系上的歷史定位,還有一些是身為民主黨政治領袖必須要做的事情。
譚偉恩進一步指出,民主黨目前在美國的聲勢低迷,特別是許多民調(diào)對拜登執(zhí)政滿意度不佳,甚至考慮不讓拜登繼續(xù)代表民主黨競選連任,所以幾乎是負評大于正評。在這個情況下,佩洛西相較于拜登,不管在資歷、輩分以及在國會的協(xié)商能力,都是最適當代表民主黨出訪亞洲行的人選,而且可以扭轉(zhuǎn)民主黨目前的劣勢。
譚偉恩認為,佩洛西訪臺無論對民主黨本身的期中選舉,還是對佩洛西個人政治舞臺,都是加分,且成本低、效果顯著。因為中國政府即便有“軍事行動”,風險也在可控范圍內(nèi),而竄訪臺灣相關的代價或苦果最后是由臺灣承擔,對美國或民主黨來說幾乎沒有損失。(來源:中評社)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