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新聞網/圖
蔡英文最關心的事情是什么?民眾可以從她反應速度快慢歸納出她的輕重緩急。比如近期網紅小玉換臉事件,蔡英文在許多民眾還不知其為何事、事件爆出的當天就馬上發(fā)文,要求一個月內完成相關修“法”,可惜蔡英文的快速反應反而踩斷網友的理智線,質疑為何蔡對高雄城中城、虎豹潭等災情反應慢半拍,其他包括“農委會”走私貓撲殺案、疫情初期數(shù)百人病逝等,都似乎未實時獲蔡英文青睞。
引爆爭議的發(fā)言
回顧過去蔡英文發(fā)文神速卻隨后引起爭議的案例,除本次的換臉事件外,包括近日的臺灣文化協(xié)會百年紀念、各國捐贈疫苗、基本工資連六年調整等,但民間較關心的卻未見蔡英文在意,如普悠瑪出軌意外一審判決、高雄虐童案、五倍券政策、屏東挖眼案、高雄城中城、虎豹潭溺水案等各界更為關注的事件。
其中最經典的例子莫過于今年10月3日,蔡英文社交賬號發(fā)布貼文宣布,“IG破90萬人追蹤”,卻從未注意到屏東挖眼案,已引起全臺沸騰;回顧她今年6月透過推特賬號哀悼拜登過世的寵物犬“冠軍”,卻從未對島內因染疫過世的500余人做出任何表示,讓民眾感到一陣“臺灣人不如美國狗”的悲哀。
蔡英文發(fā)文三大原則
于是,外界開始疑惑蔡英文到底是用什么標準在決定如何投放“關愛的眼神”?就過去案例來看,大致可歸納出三大標準,首先是“議題內容對民進黨無害”,這一關就足以刷掉蔡英文對高雄城中城、高雄虐童案、虎豹潭溺水案等事件發(fā)言的積極度,恐怕也是外界發(fā)現(xiàn)蔡英文作為“動物愛好者”,卻無視“農委會”處死百只走私貓的原因。
其二是,“議題內容報喜不報憂”,在與選舉、罷免、“公投”無關的事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蔡英文始終只講所謂“友邦”、不講“臺灣疫苗到貨不足、催貨無果的原因”,在基本工資方面,也只用連年調漲來掩人耳目。
最后一個蔡英文可能發(fā)文的動機則是,“事件密切與她本人相關”,一如Deepfake,一如IG賬號破90萬人追縱,其他議題只要不是燒到蔡英文本人,或是足以讓蔡英文感到愉快,否則很難得到蔡英文青睞。
因此,民眾看到的蔡英文越來越不近人情、彷彿只活在自己的時空中,當無數(shù)的重大事件受害者與家屬哭喊著希望蔡英文有所表示時,蔡英文的關注點卻始終只是自身利益,訴諸悲情、曉之以理,恐怕都沒有向蔡英文證明“這件事對你有好處”來得有用。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