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是在《故事里的中國》基礎上升級打造的又一檔文化節(jié)目,主創(chuàng)團隊融合“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個人物、一條主線的嚴謹構架體系里,創(chuàng)新設計出歷史空間和現(xiàn)實空間,用時空對話營造“故事講述場”。
節(jié)目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以典籍為舟,帶領觀眾暢游華夏文明之長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賢如何燃萬古之明燈;古人穿越到當下,看后世如何傳千年之經(jīng)義。這檔節(jié)目以強烈的儀式感、厚重感和時尚感,重新定義了“歷史穿越”,涵養(yǎng)著堅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尚書》。(來源:央視網(wǎng))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尚書》中,“百歲老人”伏生一生舍命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催人淚下。節(jié)目精心選擇了在《尚書》傳承過程中最關鍵的人物伏生作為節(jié)目中最關鍵的人物,讓他在漢朝時將今文《尚書》傳承下來的歷程作為這期節(jié)目的關鍵點。通過展現(xiàn)節(jié)目組的探究和排演的過程,讓一個活的伏生在屏幕上得以呈現(xiàn)。
國家話劇院演員的精心演繹,讓歷史場景得以再現(xiàn)。同時讓主持人撒貝寧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人和伏生有了穿越古今的對話。這種對話的過程當然是想象的,但由于歷史情境的真切,讓這想象也獲得了一種可信的力量。觀眾仿佛就是被撒貝寧一同帶入到歷史情境之中,讓伏生在艱難中保存和傳承經(jīng)典的狀況得以展示,從而對于中國文化那種“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文明的延續(xù)和傳承的力量得以展現(xiàn)。從總體上把握了《尚書》傳承對于文化傳承的巨大的意義。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期《天工開物》。(來源:央視網(wǎng))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期聚焦中國首部關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致敬“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首篇《乃?!分械囊痪湓?。節(jié)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與宋應星透過一粒種子,找到了屬于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他們將用跨越時空的一次“握手”,帶領觀眾感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經(jīng)世致用、為民謀福祉的不懈追求,也讓觀眾看到中國古代的偉大創(chuàng)造除了“四大發(fā)明”,還有取之不盡的豐富寶藏。
相關鏈接:
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多年“握手”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期走進科技典籍《天工開物》
《典籍里的中國》第三期《史記》。(來源:央視網(wǎng))
第三期《史記》,“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千年時空,見證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用一生成就“史家之絕唱”。節(jié)目用戲劇化結構和影視化表達,呈現(xiàn)出《史記》中約三千年的“英雄群像”,也讓觀眾更加懂得我們讀史的原因——在血脈和文脈傳承中找到民族的根與魂。
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哪怕沒有讀過《史記》,也一定聽過完璧歸趙、臥薪嘗膽、負荊請罪等一系列出自《史記》的著名典故。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到刺客游俠、販夫走卒……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創(chuàng)作了《史記》這部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他不僅用獨特的筆觸描摹著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約三千年的歷史,更用“不虛美、不隱惡”的樸素唯物史觀,對后世史學和文學都產(chǎn)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解讀《史記》 群賢盛會激發(fā)澎湃民族自豪感
《典籍里的中國》第四期《本草綱目》。(來源:央視網(wǎng))
《典籍里的中國》第四期節(jié)目走進醫(yī)藥學典籍《本草綱目》,通過講述李時珍是如何不畏從醫(yī)難、著書難和出書難,歷經(jīng)近三十年修撰巨著的動人故事,致敬以李時珍為代表的中華醫(yī)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意志,傳承中國傳統(tǒng)科學求真務實、心系民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首次采用綱目體系為藥物分類,開創(chuàng)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書共計52卷,近190萬字,其中記載了藥物1892種,附有藥方11096首,繪有藥圖1109幅。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多次引用過《本草綱目》,并將之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記憶名錄”中,《本草綱目》和《黃帝內(nèi)經(jīng)》一并被收錄,也是僅有的兩部中國醫(yī)學典籍。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第五期《論語》。(來源:央視網(wǎng))
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論語》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盡管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論語》是孔門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人的仁德智慧,兩千年的風骨性格,都蘊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對話里。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茍無孔子,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p>
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本期節(jié)目將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論語》當中貫穿始終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著我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相關鏈接:
“典迷”又有過節(jié)大餐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五期《論語》動人演繹“孔門師生情”
《典籍里的中國》第六期《孫子兵法》。(來源:央視網(wǎng))
第六期首度聚焦軍事典籍,陪伴觀眾識讀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本期節(jié)目將把《孫子兵法》中蘊含的智慧與孫武著書立說、征戰(zhàn)沙場的故事巧妙融合,進而讓觀眾沉浸式地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睔v史真諦,也理解我們“以和邦國”“以和為貴”的血脈傳承。
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兵家中有兩位功勛卓著的“孫子”:春秋時期,見吳王闔閭的“孫子”名曰孫武;孫武過世后百余年的戰(zhàn)國時期,齊國將軍田忌向齊威王引薦的另一位“孫子”名曰孫臏。
從宋朝開始,《孫子兵法》的作者就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孫武所作,有學者則認為是孫臏所作。本期《典籍里的中國》從這個容易引起混淆的話題切入,在開場戲劇中為觀眾娓娓道來歷史的真相。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第七期《楚辭》。(來源:央視網(wǎng))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jié)目后,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chuàng)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荊楚之地的撒貝寧,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xiāng)”。這次拜訪,撒貝寧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xiāng)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jié)目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續(xù)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相關鏈接:
撒貝寧送家鄉(xiāng)柑橘“甜哭了”屈原 《典籍里的中國》這次穿越兩千多年的相遇太動人
《典籍里的中國》第八期《徐霞客游記》。(來源:央視網(wǎng))
《典籍里的中國》第八期將識讀中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記》,它以徐霞客探尋長江源頭的過程為主線,擬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創(chuàng)作路線,帶領觀眾在蕩氣回腸的“霞客行”中,感受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蒼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為什么說“中國第一旅游博主”非徐霞客莫屬?從22歲啟程,到54歲辭世,徐霞客“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旅行考察中度過,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無論條件多么惡劣,身體多么疲勞,他都堅持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留下海量珍貴游記資料,經(jīng)季夢良等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隨“中國第一旅游博主”來一場朝碧海而暮蒼梧的“霞客行”
《典籍里的中國》第九期《道德經(jīng)》。(來源:央視網(wǎng))
《典籍里的中國》第九期引領大家走進熟知的中國哲學鼻祖老子。你知道老子當過“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嗎?兩千五百多年前,學成后的老子入守藏室為吏。如果按現(xiàn)在的說法,“守藏室”就是國家圖書館,老子可以被稱作是“圖書管理員”。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函谷關,老子濃縮自己一生關于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思考,為后世子孫留下了一份永恒的精神力量。其中,“上善若水”的東方智慧,涵養(yǎng)了華夏兒女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成為中華民族于千磨萬擊中綿延不絕的堅韌之源。
本期節(jié)目將識讀中國哲學開山之作《道德經(jīng)》,它以老子在守藏之室期間的經(jīng)歷作為核心故事,展現(xiàn)老子求道、悟道、傳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奧義,以此致敬偉大的哲學先賢,致敬偉大的東方智慧。
相關鏈接:
老子兩千五百多年前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典籍里的中國》問道“上善若水”的哲學智慧
《典籍里的中國》第十期《周易》。(來源:央視網(wǎng))
古圣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換星移之間尋找乾坤變化、萬物始終的規(guī)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萬物之理,從思辨的哲學高度,揭示出先民對自然、社會、人文整體和諧的探索,集中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理想境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第十期《周易》,節(jié)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歷史時期,帶領觀眾識讀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蓋萬有的深邃東方智慧,歌頌先賢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和美德。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第十一期《傳習錄》。(來源:央視網(wǎng))
10月10日晚八點檔,《典籍里的中國》迎來收官之作。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賢相遇對話后,最后一期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引領觀眾親臨王陽明先生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為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本期節(jié)目圍繞集中體現(xiàn)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傳習錄》展開,通過講述書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傳承注重實踐、實干興邦的重要理念,并從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命運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
《傳習錄》通行本為三卷,約八萬余字,成書原因與另一部儒家典籍《論語》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對老師言行、思想的記錄和整理。巧的是,《傳習錄》這一書名也源于《論語》中記載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傳習錄》反映了王陽明整個生命歷程的思想探索,其內(nèi)容是對儒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繼承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爸泻弦弧薄爸铝贾钡纫呀?jīng)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題之一,對此后中國乃至東亞的思想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縱觀王陽明五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實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后世人評價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相關鏈接:
《典籍里的中國》海報。(來源:央視網(wǎng))
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賢相遇對話后,“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引領觀眾走進明代哲學家陽明先生的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10月10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以王陽明《傳習錄》收官。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以及傳承注重實踐、實干興邦的重要理念,在網(wǎng)上持續(xù)發(fā)酵。事實上,第一季11期節(jié)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情感的爆點,每次更新都會掀起新一輪熱議,被許多年輕人稱為“封神之作”。截至10月10日晚,節(jié)目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抖音#典籍里的中國#主話題播放量超14億,節(jié)目相關視頻全平臺播放量超20億。
著名評論家饒曙光認為,《典籍里的中國》能成為現(xiàn)象級節(jié)目,即在于創(chuàng)作者深挖傳統(tǒng)精髓,鉤沉典籍里的中國精神之源,為當代人指引征途,實現(xiàn)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相關鏈接:
(資料綜合央視網(wǎng)、光明網(wǎng)、中新網(wǎng)、文匯報、人民日報等媒體)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