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0月7日電 (吳雙 盧琪)國內首條城市深層污水傳輸隧道——大東湖深隧項目,國慶節(jié)期間迎來重要里程碑——累計輸水量突破8億噸。
大東湖深隧項目主隧長約17.5公里,埋深30米至50米。該項目是武漢市重點民生工程,并承載著武漢實施長江大保護的重任。自2020年8月正式通水以來,大東湖深隧日均傳輸污水約65萬噸,累計傳輸污水已超8億噸,服務武昌片區(qū)約300萬居民,成為武漢市乃至全國城市污水治理的新標桿。
據了解,大東湖深隧項目建設攻克了諸多技術難關。項目團隊研制了長距離硬巖頂管設備、小直徑盾構設備等專用施工裝備,破解了深隧斷面小、埋深大、線路長、地層復雜等一系列施工難題。同時,項目采用三維建??梢暬踩邉?、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等管理手段,確保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該項目獲評“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
工作人員在中控室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查看各項數據?!请p 攝
中建三局綠投公司大東湖深隧項目自控工程師常超介紹,運營階段,項目引入智慧深隧管理平臺,對深隧運行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智能化管控,通過智慧運營系統、健康監(jiān)測系統、無人機巡線系統、深隧巡檢機器人的應用,保障深隧的平穩(wěn)安全運行。
通過與多個泵站、閘口的聯動調度,大東湖深隧項目還極大提升了城市防汛排澇能力。據介紹,該項目在今年梅雨季最高日處理水量為92.62萬噸,較日常的日處理水量均值高52.49%,其中,7月份日均輸水量65萬噸,較日常的日均輸水量增加10%。
據了解,大東湖深隧項目實現城市污水處理的“全收集、全處理”,不僅改善長江及周邊湖泊的水質環(huán)境,還減少了對老舊污水廠提標改造的需求,降低了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該項目避免了武漢中心城區(qū)土地資源的浪費,增加土地開發(fā)利用價值,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