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運用館藏資源和社會資源開設“大思政課”——
銘記慘痛歷史 砥礪報國之志
■中國國防報特約記者 張永祥 通訊員 江東平
“八一”前夕,駐寧某部官兵向遇難同胞默哀并敬獻鮮花。照片由紀念館提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當天,一場歷史記憶傳承“大思政課”主題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12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撞響和平大鐘,青年學生現(xiàn)場朗讀《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程瑞芳日記》片段,“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講述家中幸存者在當年經歷的慘痛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22年入選教育部等八部門公布的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奔o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專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紀念館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要內容,運用館藏資源和社會資源,常態(tài)化開設包括“以史為鑒課”“緬懷儀式課”“遺址尋訪課”“和平手工課”等內容在內的“大思政課”。每逢抗戰(zhàn)紀念日、重大節(jié)慶日、國際性紀念日,還開展“大思政課”主題活動,引導人們銘記歷史記憶,守護歷史真相。
“我們要肩負起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和發(fā)展利益的積極使命,誓死保衛(wèi)祖國和人民!”“八一”前夕,駐寧某部百名官兵來到紀念館,參加第13期“入伍一課”。
官兵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敬獻鮮花,走進史料陳列廳,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沉痛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他們中不少人剛剛走出校園來到部隊,是第一次來紀念館參觀,當看到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同胞遭遇的深重苦難,很多人眼眶濕潤,大家紛紛表示,從民族的苦難中感悟到和平之可貴,更加懂得了參軍的意義。
“這是我們堅持分眾化教學的縮影?!奔o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專班負責人說,他們根據(jù)學生成長規(guī)律和各年齡段人員特征,設置搭建了部隊官兵和軍校學員“入伍一課”、黨員干部“入職一課”、思政課教師“從教一課”等系列教學內容。截至目前,紀念館與駐軍某部、陸軍工程大學等多支部隊和軍校共建國防思政教育基地,已有2000余名部隊官兵和軍校師生走進“入伍一課”課堂接受精神洗禮。
回到西藏,西藏墨竹工卡縣的五年級學生次仁貢吉仍對紀念館中看到的歷史久久不能忘懷。8月6日,他和來自新疆、西藏的100多名師生一起,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紀念館參加“大思政課”研學活動。
這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村莊,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直觀了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翱吹?、聽到很多之前不曾了解過的歷史,更加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要好好學習,銘記歷史,報效祖國?!贝稳守暭f。
8月15日,在紀念館幸存者照片墻前,幸存者后代接過“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照片由紀念館提供
據(jù)介紹,紀念館深化館校共建,利用寒暑假等時機面向全國大中小學開設“紫金草研學課堂”、夏令營、研修班、系列沙龍、微演講等活動。同時,為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搭建平臺、開展思政課共建活動,參編《國家公祭讀本》小學版、初中版和高中版等系列教材教案,建立“大思政課教案庫”,推出“民族苦難與國家記憶”“南京暴行的國際影響”等一批特色課程和網絡“云上思政”系列課程。用生動、鮮活的情景教學,讓青少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提高思政課宣教質效,人才隊伍是關鍵。”紀念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紀念館在2021年成立“大思政課講師團”,成員為南京市大中學校教師、紀念館研究員、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等。同時,他們邀請省市教研機構、高校專家和紀念館資深館員等20余名教研員組成“大思政課教研室”,定期召開智庫學術委員會年會、教研沙龍等研討活動,研發(fā)課程、編寫教案、完善課件。在紀念館授課外,他們還組織講師走進大中小學校和部隊,在線上為云南省尋甸縣等多地青少年直播授課,不斷擴大思政課覆蓋面。
“大思政課”開設多年來,一批批學生、軍人、群眾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走進紀念館,回顧慘痛歷史,激發(fā)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
紀念館館長周峰表示,未來,他們將基于南京大屠殺史實,突出國家公祭主題教育,更好發(fā)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創(chuàng)新“大思政課”課程內容,持續(xù)推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斷走深、走實。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