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F(xiàn)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系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臺咨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
去年底臺灣地區(qū)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慘敗,22席縣市長,僅獲5席,對該黨的沖擊巨大,蔡英文被迫辭去黨主席之職,蘇貞昌率行政團隊總辭,原本一些看好的政治人物,如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等政治前途也受到重挫,民進黨當局的地位危機重重。然而,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賴清德卻收獲滿滿,借這次敗選輕松拿下黨主席要職,就目前情況看,似乎也將是民進黨2024臺灣地區(qū)領導候選人的不二人選,可說是這次敗選的最大獲益者。
輕松拿下黨主席之職。2023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對民進黨而言,是痛苦的,是災難性的,對民進黨內的政治現(xiàn)狀造成重大沖擊。原本,蔡英文地位穩(wěn)固,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在島內政壇包括在黨內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然而,這場縣市地方選舉的慘敗,蔡英文自是首當其沖,加之“執(zhí)政”不彰,施政乏善可陳,聲望遭受重創(chuàng),黨內地位動搖,已被迫辭去黨主席,未來黨內的控制權大大減弱,提前跛腳無可避免。而權力欲極強、十分戀棧的蘇貞昌,雖竭力想保住自己的位子,然而民眾卻不買賬,不滿情緒高漲,也不得不辭去行政機構負責人之職,率團隊總辭。惟有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賴清德不僅沒有受到敗選影響,相反,獲益頗豐。敗選之后,其打著檢討敗選原因之名,黨內走透透,借機擴大影響,為自己競爭黨主席做準備。由于蔡英文為敗選負責辭去黨主席之職,其他具競爭力的對手如鄭文燦,也受到嚴重沖擊,使得賴清德在執(zhí)掌黨權上撿了個大便宜,競選黨主席,等額參選,無其他候選人與之競爭,可說是輕松當選。若無民進黨縣市長選舉的慘敗,賴清德恐怕不可能在現(xiàn)階段當上黨主席,更別說如此輕松拿下黨主席之職。而隨著賴清德出任黨主席,民進黨內無疑呈現(xiàn)出兩頭馬車的狀況,甚至有分析稱,此舉預示著“蔡英文時代”的落幕和“賴清德時代”的開啟。此種看法雖有些武斷,有待商榷,蔡英文是絕不甘心自己早早跛腳,只是形勢比人強,不管蔡愿意不愿意,其黨內的影響在弱化、賴清德的影響在增強,將是不爭的事實。
成為民進黨2024候選人可能性大增。2023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敗北,賴清德除成功爭得黨主席要職外,還使得其成為民進黨2024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的機率大大上升。若無2023年縣市長選舉的慘敗,賴清德即便可能成為民進黨下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但起碼不會像現(xiàn)今的一枝獨秀。而這次慘敗,則使得賴的機會大增,形成了非其莫屬的態(tài)勢。由于民進黨的慘敗,蔡英文被迫辭去黨主席,對黨權的控制大大減弱,未來主導黨內初選的能力自是明顯降低。而賴清德與之則是此升彼降,黨主席加身,政治資源明顯增多,在民進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及民意代表提名上,都享有主導權和話語權,使得自身可用的政治資源大為增加。
現(xiàn)今雖不好說賴清德篤定會成為民進黨2024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畢竟,蔡英文還是實權在手,以其性格,絕不甘于早早跛腳,做一個看守、過渡的領導人,從這次臺最高行政機構的人事布局不難看出這一點。蔡推出親信、前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為臺行政部門負責人,又將另一位親信鄭文燦安排為陳的副手,由此布局,是要牢牢將行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避免蘇貞昌任上行政大權旁落的現(xiàn)象再次發(fā)上,當然也是要避免自己提前跛腳的情況發(fā)上。如果此一布局獲得成功,未來陳建仁的聲望提升,屆時,蔡英文仍可操作陳建仁上位,2020年的情況可能再次上演,賴清德開高走低,再失參選機會也非完全不可能。
當然,以當前島內社會和民進黨內的情況看,蔡英文想借助陳鄭組合改變頹勢、力挽狂瀾成功的機率較小,陳建仁、鄭文燦原本確是形象不錯,可近年來卻是人設盡毀。陳建仁依仗自己的專業(yè)學術光環(huán),竭力鼓吹“愛臺灣,打高端”,陷入“高端弊案”,形象嚴重受損。而鄭文燦則因為論文抄襲坐實被廣為詬病,遭批學術不端,原有的接班態(tài)勢遭受重挫。陳、鄭組合執(zhí)掌行政大權想要打開積重難返的“執(zhí)政”困局實屬不易。放眼民進黨內,由于縣市長選舉的慘敗造成的困境現(xiàn)階段要找出一位能與賴清德不相上下的候選人還真的比較困難,為著勝選、為著鞏固“執(zhí)政”地位,賴清德極可能是民進黨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的不二人選。( 楊澤軍 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臺研中心研究員、南京市涉臺咨詢專家組成員)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