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一種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中醫(yī)療法。其適用范圍較為廣泛,一般多用于風寒濕痹、腰背肩臂腿痛、軟組織閃挫扭傷、傷風感冒、頭痛、咳嗽、哮喘、胃脘痛、腹痛、痛經等。
拔罐療法在古代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拔罐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記載,歷代中醫(yī)文獻中亦多論述,起初主要為外科治療癰腫瘡瘍時,用來吸血排膿,工具多為獸角或竹罐。隨著醫(yī)療實踐的不斷發(fā)展,不僅罐的質料和拔罐的方法已有改進和發(fā)展,而且治療的范圍也逐漸擴大,臨床治病時,常與其他刺灸法配合使用。常用拔罐方法有閃罐法、火罐法、抽氣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絡拔罐法等。
先秦時期
拔罐療法,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關于角法治病的記述:“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獸角吸拔。據醫(yī)史文獻方面的專家考證,《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存最古的醫(yī)書,大約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表明我國醫(yī)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紀,已經采用拔罐這一治療方法。
晉唐時期
東晉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備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療脫腫;所用的角為牛角。鑒于當時此法盛行,應用不當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別告誡要慎重地選擇適應癥候,書中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疬、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肘后備急方·卷中》)。
隋唐時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進,開始用經過削制加工的竹罐來代替獸角。竹罐取材廣泛,價廉易得,大大有助于這一療法的變及和推廣;同時竹罐質地輕巧,吸拔力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在隋唐的醫(yī)籍中,記載這方面內容較多的是王燾的《外臺秘要》。如《外臺秘要·卷四十》中就有關于用竹罐吸拔的詳細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節(jié)長三、四寸,孔經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細竹作之。才冷搭得螯處,指用大角角之,氣漏不嗍,故角不厭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鐺內熟煮,取之角螫處,冷即換?!敝赋鰬獡煌牟课?,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當時所用的吸拔方法,即為當今還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稱煮拔筒法?!锻馀_秘要》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點上記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jié),無節(jié)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進,對后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宋金元時期
到了宋金元時代,竹罐已完全代替了獸角。拔罐療法的名稱,亦由“吸筒法”替換了“角法”。在操作上,則進一步由單純用水煮的煮拔筒法發(fā)展為藥筒法。亦即先將竹罐在按一定處方配制的藥物中煮過備用,需要時再將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熱拔在穴位上,以發(fā)揮吸拔和藥物外治的雙重作用。元代醫(yī)家薩謙齋所撰的《瑞竹堂經驗方》中曾明確地加以記述:“吸筒,以慈竹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礬(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時,再于沸湯煮令熱,以筋箕(箝)筒,乘熱安于患處。”
明代
拔罐法已經成為中醫(yī)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當時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幾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膿血,治療癰腫。在吸拔方法上,較之前代,又有所改進。用得較多的是將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藥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稱之為藥筒。明代外科大家陳實功,對此曾作過詳盡的記載:“煮拔筒方:“羌活、獨活、紫蘇、艾葉、鮮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錢,連須蔥二兩。預用徑一寸二、三分新鮮嫩竹一段,長七寸,一頭留節(jié),用力劃去外青,留內白一半,約厚一分許,靠節(jié)鉆一小孔,以柵木條塞緊。將前藥放入筒內,筒口用蔥塞之。將筒橫放鍋內以物壓,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數滾,約內藥濃熟為度候用。再用披針于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深入淺寸,約筒圈內,將藥筒連湯用大磁缽盛貯患者榻前,將筒藥倒出,急用筒口乘熱對瘡合上,以手捺緊其筒,自然吸住。約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塞孔木條,其筒自脫?!保ā锻饪普凇ぐb疽門》)。
這種煮拔藥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醫(yī)宗金鑒》,都有詳略不等的載述,表明此法當時十分流行。除了煮拔筒法,也應用一些更為簡便的拔罐法,如明·申斗垣的《外科啟玄》就載有竹筒拔膿法:“瘡膿已潰已破,因膿塞阻之不通……如此當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膿,乃泄其毒也”。
清代
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fā)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盡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詞。對此,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逼浯伟喂薹椒ǎ休^大進步,“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于患處。如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顛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舍于內,即卒不可脫,須得其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贝祟惏喂薹茨壳叭灶H為常用的投火法。同時,一改以往以病灶區(qū)作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來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拔罐療法的治療范圍也突破了歷代以吸拔膿血瘡毒為主的界限,開始應用于多種病癥,恰如《本草綱目拾遺》所云:“拔罐可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癥”,可使“風寒盡出,不必服藥”。
另外,清·《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還提到一種治療瘋狗咬傷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傷處,“急用大嘴砂酒壺一個,內盛于熱酒,燙極熱,去酒以酒壺嘴向咬處,如拔火罐樣,吸盡惡血為度,擊破自落”。
罐的種類很多,目前常用的罐有以下幾種。
竹罐
用直徑3~6 cm堅固無損的竹子,制成6~9cm長的竹管,一端留節(jié)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竹罐的優(yōu)點是取材較容易,經濟易制,輕巧價廉,不易摔碎,適于煎煮。缺點是容易燥裂、漏氣,吸附力不大。
玻璃罐
玻璃罐由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狀,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種型號,也可用廣口罐頭瓶代替。優(yōu)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觀察所拔部位皮膚突起的情況,便于隨時掌握情況。缺點為易碎。
抽氣罐
目前抽氣罐多由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抽氣裝置以便抽氣。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氣罐,其規(guī)格大小不同。抽氣罐使用方便,不易破碎、安全性好,吸著力強且易于調節(jié),是現代應用較多的拔罐工具。
陶罐
使用陶土,作成口圓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黃釉,經窯里燒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幾種,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經濟實用,北方農村多喜用之。
罐的吸附方法是指排空罐內的空氣,使之產生負壓而吸附在拔罐部位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火吸法
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內燃燒時產生的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皮膚上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1)閃火法
用長紙條或用鑷子挾乙醇棉球,用火將紙條或乙醇棉球點燃,使火在罐內繞l~3圈后,迅速將火退出,并迅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在罐內無火,比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
2)投火法
用易燃紙片或棉花,點燃后投入罐內,燃燒片刻,迅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膚上。此法由于罐內有燃燒物質,容易落下燙傷皮膚,故多用于側面橫拔。
3)滴酒法
用95%乙醇或白酒,滴入罐內1~3滴(切勿滴酒過多,以免拔罐時流出,燒傷皮膚),沿罐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后,稍等片刻迅速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
4)貼棉法
用大小適宜的乙醇棉花一塊,貼在罐內壁,用火將乙醇棉花點燃后,迅速扣在應拔的部位。此法需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宣過多,否則燃燒的乙醇滴下時,容易燙傷皮膚。
5)架火法:準備一個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厘米,放在應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將棉球燃著,馬上將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產生較強的吸力。
水吸法
水吸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皮膚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選用竹罐。將竹罐放在水中或藥液中煮沸數分鐘,然后用鑷子將罐口朝下挾出,立即將罐扣在選定的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膚上。
抽氣吸法
將備好的抽氣罐緊扣在選定的部位,通過抽氣裝置抽出罐內空氣,使其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此法可根據抽氣的多少調節(jié)罐內的負壓,調節(jié)吸附力。
單罐法
用于病變范圍較小或壓痛點。可按病變的或壓痛的范圍大小,選用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岡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p>
多罐法
用于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疾病??砂床∽儾课坏慕馄市螒B(tài)等情況,酌量吸拔數個乃至拾數個。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火罐,稱為“排罐法”。治療某些內臟或器官的淤血時,可按臟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圍在相應的體表部位縱橫并列吸拔幾個罐子。
留罐法
留罐又稱坐罐,即將罐吸附在體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術部位10~15分鐘,然后將罐起下。此法臨床常用,一般疾病均可應用。
走罐法
走罐亦稱推罐,即拔罐時先在所撥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涂一層凡士林等潤滑劑后,將罐拔住,然后,醫(yī)者握住罐子,上下左右推移,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或瘀血時,將罐起下。此法多在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使用。
閃罐法
閃罐即將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上,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拔上。此法可廣泛用于多種疾病,對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兒、年輕女性的面目,尤為適用?!?/p>
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又稱刺絡拔罐,即將選定部位的皮膚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后,再將火罐吸拔于點刺的部位,使之出血,可使用于各種疾病。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鐘。
留針拔罐法
留針撥罐簡稱針罐。即在針刺留針時,將罐拔在以針為中心的部位上,待皮膚紅潤、充血或瘀血時,將罐起下。此法能起到針罐配合的作用。
藥罐法
將竹罐于藥液中煮沸10 ~15分鐘后,使之吸附于患部;或將藥液貯于抽氣罐內后,使之吸附于患部。藥液的配制可根據病情需要,如采用祛風活血藥物,如羌活、獨活、當歸、紅花、麻黃、艾葉、川椒、木瓜、川烏、草烏等,可治療風濕寒痹等。
1、不能過長的時間
通常拔罐的時間應該控制在10分鐘至15分鐘之間。長期拔罐容易損傷局部皮膚,造成淤青,嚴重時皮膚受損甚至會引起感染。
2、不能隨便拔罐
拔罐時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拔罐方式,如果拔罐時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很容易影響到拔罐。
3、禁忌者不能拔罐
嚴重貧血、心臟病、白血病等疾病時,不能拔罐,此外,孕婦還應避免拔罐。
4、不適合拔罐的特殊部位
拔罐應避免血管大、骨骼不整齊、毛發(fā)多等部位,選擇肌肉豐滿的部位。
5、皮膚外傷不適合拔罐
皮膚有感染或潰瘍的病人要避免拔罐,否則會加重皮損的癥狀。
6、不適合洗澡
拔罐后不宜馬上洗澡,此時皮膚毛孔處于打開狀態(tài),避免濕氣、寒氣再次侵入體內。
7、不適宜吹冷風
拔罐后如果出現毛孔擴張的情況,此時如果吹冷風或者保暖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感冒。
8、拔罐不宜頻繁
拔罐并非每次拔罐都會加重局部皮膚損傷,如果淤青未消退再拔罐就會加重局部皮膚損傷。
9、感染預防
因為拔罐溫度太高或時間太長都會引起皮膚起泡,出現水泡后要用消毒紗布進行消毒,避免摩擦導致感染,如果水泡比較大,可以用消毒針挑破,然后用生理鹽水、碘伏等進行沖洗消毒。
(資料綜合中醫(yī)百科、醫(yī)學百科、中醫(yī)中藥網、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