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31日(作者 劉文文)自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歐對俄制裁不斷加碼,花樣百出:實施金融制裁、對俄關閉領空、禁止對俄能源進行新投資……
可以說,對俄制裁方面,歐洲“跟風”美國,步伐日漸趨同。然而,在這過程中,歐洲卻收獲無限煩惱。
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
受戰(zhàn)爭影響,作為農產品出口大國,俄、烏糧食出口量均預計下降。烏克蘭農業(yè)部長日前表示,烏克蘭2022年春季作物播種面積可能比2021年減少50%以上。
“歐洲糧倉”告急,糧食供給缺口加大,引發(fā)糧食價格上行。歐洲委員會發(fā)表聲明稱,糧食價格上漲可能使歐洲低收入家庭難以獲得糧食供應。事實上,除糧食外,化肥、飼料與燃料等價格同樣大幅上漲,導致歐洲農民生產成本猛增。
為緩解糧食供應難題,歐盟委員會決定臨時允許農戶使用休耕地擴大耕種面積,以降低烏克蘭農作物減產可能對歐盟市場產生的影響。
法國總統(tǒng)埃馬克龍稱,俄烏沖突正造成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沖突使得很多國家難以獲得小麥和谷物的正常供應,這種狀況在未來一年至一年半之內將更加嚴峻。
氣價電價齊飆
由于自身資源相對匱乏,歐盟能源供應高度依賴俄羅斯。以天然氣為例,俄羅斯是歐盟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2021年在歐盟天然氣進口中占比達到45%。而烏克蘭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國家的重要樞紐,俄烏沖突顯然對歐洲天然氣穩(wěn)定供應帶來了嚴重威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天然氣的供不應求引發(fā)了歐洲天然氣價格飛速上漲。與此同時,西班牙、德國等歐盟主要經濟體的電價也聯動上漲,不斷突破歷史新高。
德國Statista機構匯編數據顯示,截至2月,希臘創(chuàng)下歐洲地區(qū)最高月均電價水平,達每兆瓦時211.7歐元,相當于1.48元人民幣/度。
氣價及電價的不合理式暴漲,導致歐洲企業(yè)生產成本和人民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飽受油氣供應危機和價格飆升的雙重困擾,歐洲正致力于增加能源供應來源以及加速能源轉型步伐。
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約瑟夫·博雷爾稱,歐盟致力于使來源更加多樣化,中東地區(qū)將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發(fā)展可再生能源也有助于減少相關資源的消耗。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說,歐盟最近不斷制定和調整其能源計劃,調整過程非常艱難,其計劃也越來越激進。歐洲加速新能源替代傳統(tǒng)能源結構看上去是無法避免、勢在必行的選擇。
據悉,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近日遠赴阿聯酋敲定進口協(xié)議,預計今年內將首次從阿聯酋進口藍氫。
盡管如此,林伯強也提醒,雖然歐盟在積極繪制能源獨立的遠景,但短期內卻難以規(guī)避因過度依賴俄羅斯油氣帶來的現實風險。
通貨膨脹加劇
俄烏沖突下,能源價格上漲加劇歐元區(qū)短期通脹上行風險,而糧價上漲更是火上澆油。
歐盟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歐盟2月份整體通脹率從1月的5.6%升至為6.2%,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
最新數據顯示,西班牙3月份通脹率達9.8%,創(chuàng)下近37年來新高。德國3月份通脹率同比上升7.3%,超出經濟學家預期。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警告,俄烏沖突及其“在各方面制造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fā)風險。隨著俄烏沖突推高能源和糧食價格,歐元區(qū)通貨膨脹率今年可能超過7%。
通脹持續(xù)高企,更加劇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根據經合組織的評估報告,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因為俄烏沖突下降一個百分點;而歐元區(qū)經濟增長受沖擊最大。此前歐洲央行已將今年對歐元區(qū)經濟的增長預期下調至3.7%。
毫無疑問,當歐洲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以及經濟下行的風險,全球經濟也將走向更加不確定。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