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服飾不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風雨,蔽形體,遮羞恥”的實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分尊卑,別貴賤,辨親疏”的文化功能。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美譽,數千年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不僅折射出古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軌跡,也勾勒出中華民族延綿不斷的生活畫卷。華夏經緯網文化頻道特推出系列策劃,聚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帶您了解中國古代服飾的發(fā)展歷史,感受古代服飾文化之美。
本期策劃,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先秦服飾,看看商周時期的服飾是什么樣的?胡服是何時引進中原的?還有腰帶又是怎樣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
商周時期,統(tǒng)治者推崇“禮制”,使服飾的等級區(qū)分系統(tǒng)化,后世相繼沿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連年戰(zhàn)亂,思想文化上“百家爭鳴”,對服飾有較大影響。這時出現(xiàn)了上下身相互連屬的深衣,并引進胡服。
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石人像(攝影:虞鷹)
這時華夏族的服裝為上衣下裳(cháng),但互不連屬,因內褲尚不完備,箕踞(jī jù)而坐或撩起下裳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在室內常斂膝而坐,且于腰下系巿(fú)。巿也稱蔽膝,是貴族男女禮服前部的一種裝飾,使用時以革帶系于身前,下垂至膝部。
有關巿的文物及示意圖(攝影:虞鷹)
西周時不僅在腰前系較寬的巿,還在身前系玉佩,垂至腹下。成組的玉佩是貴族身份的體現(xiàn),身份愈高,組玉佩愈長,行走愈慢。當時要求大貴族須走出“接武”、“繼武”等步伐來,以體現(xiàn)“君臣尊卑、遲速有節(jié)”。
商周配飾。(攝影:虞鷹)
西周時,系玉佩的作用是“節(jié)步”。身份不同,步伐也不同?!抖Y記?玉藻》說:“君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苯游涫恰岸阆嘬b,每蹈于半”;繼武是“謂兩足跡相接繼也”;中武則是:“足間容一足之地”。“行接武”時,走得極慢。
東周時,我國服裝的重大改變,一是深衣的出現(xiàn),二是胡服的引入。
深衣
著深衣的人物線圖。(攝影:虞鷹)
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上下身互相連接的深衣,其下擺部分裁出曲裾,向后擁掩,蔽體完密而不礙行步。這種服式從戰(zhàn)國一直流行到魏晉,文官、武士、婦女都可以穿。
戰(zhàn)國,著深衣木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攝影:虞鷹)
胡服
蒙古國諾顏烏拉古墓出土的匈奴衣、褲(攝影:虞鷹)
山西侯馬出土的戰(zhàn)國陶范和對應銅人形像(攝影:虞鷹)
胡服原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服裝,多為窄袖上衣和長褲、靴子相搭配,便于騎馬作戰(zhàn)。趙武靈王首倡胡服騎射,自此騎兵興起,車戰(zhàn)逐漸沒落,傳統(tǒng)的上衣下裳式服裝多轉化為女性的衣裙。
先秦時期,從革帶、帶鉤之后,還出現(xiàn)了帶鐍、帶扣和帶頭等幾個與帶有關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腰帶一步步發(fā)展成熟的過程。
革帶
革帶。(攝影:虞鷹)
先秦貴族著正裝時,于腰間束大帶和革帶。大帶以絲織物制作,不宜懸荷重物,巿和佩都系在革帶上。平民只束革帶,即所謂“布衣韋帶之士”。在金屬帶具出現(xiàn)之前,革帶兩端多用窄絳系結。
帶鉤
帶鉤文物(攝影:虞鷹)
帶鉤的作用使革帶的形制大為改觀,已知最早的帶鉤出現(xiàn)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過去曾認為帶鉤是北方草原傳入的,但是近年各地均有春秋時期的帶鉤出土,而北方草原地區(qū)帶鉤的出現(xiàn)不早于春秋末,且數量很少,故此說難以成立。
帶頭
金帶頭文物(攝影:虞鷹)
北方草原民族的革帶,于兩端相接處各裝一件飾牌,名帶頭,無括結功能。戰(zhàn)國晚期將飾牌中的一件于內側開一個孔,則可用另一側上的窄帶繞孔拴縛,是為有孔帶頭。這類帶頭有的還配有穿針,以便將窄帶引入孔中。
帶鐍
帶鐍示意圖(攝影:虞鷹)
東周時在馬鞍具中出現(xiàn)了一種前端有固定扣舌的環(huán)形帶具,名帶鐍(jué)。革帶另一端或所 延續(xù)出的窄帶可自下而上通過穿孔,再繞返回來用固定扣舌勾住,將剩余部分掩到前一段帶子底下,從而將革帶系緊。
帶扣
帶扣示意圖(攝影:虞鷹)
從帶鐍再發(fā)展一步,將前端的固定扣舌換成活動扣舌,就成為通用至今的帶扣。帶扣初見于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陶馬腹帶上,它是我國的一項發(fā)明。
編輯策劃:虞鷹 攝影: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