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立陶宛觸碰中方紅線導致中立關系急劇變冷

華夏經緯網(wǎng) > 評論 > 媒體鏈接      2021-08-12 16:32:13

針對立陶宛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所謂“代表處”,中國外交部8月10日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中立關系急劇變冷,是立陶宛頻頻在涉臺、涉港、涉疆問題上觸碰紅線,挑戰(zhàn)中方核心利益的直接后果,責任并不在中國方面。

今年5月,立陶宛議會通過所謂“涉疆決議”,同月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簡稱“17+1”);6月立陶宛宣布向臺灣捐贈新冠疫苗;7月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并計劃年底前在臺北設立“代表處”;立陶宛還表示愿意為“逃離香港人士”提供人道主義簽證。

中國外交部的聲明指出,立陶宛政府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外交部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是中國同其他國家發(fā)展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召回大使主要是因為對方觸及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和底線。歷史上中國也曾有過召回駐外大使、甚至外交關系降級事例,基本上都與臺灣問題有關。

中立關系在過去30年里一度十分穩(wěn)定。立陶宛對“一帶一路”倡議持歡迎態(tài)度,甚至自薦愿成為過境中轉國。2018年11月,時任立陶宛總統(tǒng)格里包斯凱特應邀訪華,被認為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成功。

但在新一屆政府上臺后,立陶宛外交政策發(fā)生逆轉。在美國遏制打壓中國的大背景下,立陶宛緊跟美國“選邊站”,意圖以美國為靠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立陶宛學者認為,中立關系急劇變冷,其背后主要原因是美國的挑撥。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刊文直言,“希望它對中國的堅定立場能引起華盛頓的注意”,這是“傳達給拜登政府的信息”。路透社評論稱,立陶宛在西方推動對俄羅斯和中國采取更強硬外交政策方面“已成為主角”。

據(jù)美國之音網(wǎng)站報道,多位學者認為,近期臺當局宣布在立陶宛設立所謂“代表處”,背后恐有美國插手。甚至“代表處”甫一成立,美國國務院東亞局第一時間表態(tài)贊賞。

針對中國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一事,立陶宛外交部官網(wǎng)發(fā)表聲明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沒有改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這其實是一種“狡辯”,立陶宛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這本身就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立陶宛一方面頻頻侵害中國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又擺出一副受委屈的姿態(tài),這是中國不能接受的。

來源: 國際在線

文章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essencecafe.cn